<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銀絲的詩詞(439首)

    241 《蘇武慢(湖州趙守席上作)》 宋·侯置

    暗雨收梅,晴波搖柳,萬頃水精宮冷。
    橋森畫棟,岸列紅樓,兩岸翠簾交映。
    天上行舟,鑒中開戶,人在蕊珠仙境。
    況吟煙嘯月,彈絲吹竹,太平歌詠。

    242 《鷓鴣天》 宋·中國章

    載地分符衣繡衣。
    棠陰處處浙東西。
    政成已可書銀筆,詞鹿仍堪付雪兒。
    春未半,日方遲。
    御溝金裊柳如絲。
    鳳池留得梅花住,欲與先竹薦壽卮。

    243 《聲聲慢(王日)》 宋·劉子才

    湘云纖玉,楚葛篝香,澡蘭簾D440風靜。
    怨抑難招,沈魄當年獨醒。
    莫唱江南古調,念天涯、深情誰省。
    時暗換,最秦樓惆望,歸期無定。

    贈別勸勉

    244 《臨江仙》 宋·彭元遜

    紅袖烏絲失酒,金釵銀燭銷春。
    柳邊桃下復清晨。
    帽風回馬旋,扇雨拂花情。
    白帝空驚舊曲,陽關只夢行人。
    碧云何處認芳塵。
    紫荊花作莢,青杏核生仁。

    245 《望海潮(次龍有章韻)》 宋·趙文

    云外梅陰,雨余苔暈,嫩寒初沁羅裳。
    書幾凝塵,琴絲帶潤,小窗幽夢生涼。
    新水漲銀塘。
    恨王孫去後,煙草茫茫。

    宋詞精選詠史懷古愛國感傷

    246 《望海潮(次龍有章韻)》 宋·趙文

    云外梅陰,雨余苔暈,嫩寒初沁羅裳。
    書幾凝塵,琴絲帶潤,小窗幽夢生涼。
    新水漲銀塘。
    恨王孫去後,煙草茫茫。

    247 《洞仙歌(劉守之任)》 宋·詹玉

    銀菟分竹,是君王親付。
    州在扶輿最清處。
    紫云樓、記取天語丁寧,襦绔手,好好為吾摩拊。
    望公如望月,見說郴江,父老多時問來暮。

    248 《齊天樂(余閑書院擬賦蟬)》 宋·唐藝孫

    柳風微扇閑池閣,深林翠陰人靜。
    漸理琴絲,誰調金奏,凄咽流空清韻。
    虹明雨潤。
    正乍集庭柯,憑闌新聽。

    249 《水調歌頭(壽隱者·十一月初七)》 宋·梁大年

    南極壽星現,佳氣藹庭除。
    誰為絳人甲子,為我一軒渠。
    恰喜亥成二首,還慶陽來七日,和氣漸舒徐。
    敬為圖南祝,一瓣問興居。

    250 《綺懷十六首》 清·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艷,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251 《水調歌頭(五首選三)》 清·張惠言

    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
    閑來閱遍花影,惟有月鉤斜。
    我有江南鐵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徹玉城霞。
    清影渺難即,飛絮滿天涯。

    抒懷壯志追憶

    252 《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銀錚 一作: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玻璃 一作:玻瓈)

    冬天兒童生活

    253 《秋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杞菊垂珠滴露紅,兩蛩相應語莎叢。
    蟲絲罥盡黃葵葉,寂歷高花側晚風。
    朱門巧夕沸歡聲,田舍黃昏靜掩扃。
    男解牽牛女能織,不須徼福渡河星。

    田園秋天生活

    254 《香菱詠月·其二》 清·曹雪芹

    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
    只疑殘粉涂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跡絕,余容猶可隔簾看。

    詠物月亮

    255 《一叢花·詠并蒂蓮》 清·納蘭性德

    闌珊玉佩罷霓裳,相對綰紅妝。
    藕絲風送凌波去,又低頭、軟語商量。
    一種情深,十分心苦,脈脈背斜陽。
    色香空盡轉生香,明月小銀塘。
    桃根桃葉終相守,伴殷勤、雙宿鴛鴦。
    菰米漂殘,沈云乍黑,同夢寄瀟湘。

    詠物

    256 《紅窗月·燕歸花謝》 清·納蘭性德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
    是一般風景,兩樣心情。
    猶記碧桃影里、誓三生。
    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
    道休孤密約,鑒取深盟。
    語罷一絲香露、濕銀屏。

    寫景追憶

    257 《沉醉東風·七夕》 元·盧摯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
    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
    慶人間七夕佳令。
    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七夕節風俗

    258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納蘭性德

    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
    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
    炎涼。
    等閑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

    送別寫雨感傷

    259 《小闌干·去年人在鳳凰池》 元·薩都剌

    去年人在鳳凰池,銀燭夜彈絲。
    沉水香消,梨云夢暖,深院繡簾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
    楊柳風柔,海棠月淡,獨自倚闌時。

    婉約感傷時光

    260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古文觀止議論農業策略

    * 關于銀絲的詩詞 描寫銀絲的詩詞 帶有銀絲的詩詞 包含銀絲的古詩詞(4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