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銖衣的詩詞(116首)

    81 《神清秀 寄看龐總管園趙公》 元·馬鈺

    些兒微妙非常好。
    猛焰里、自然芝草。
    玉虎與金龍,密護三田寶。
    丹成九轉青童報。
    便授取、紫微宣誥。
    體掛六銖衣,跨鶴歸蓬島。

    82 《玩丹砂 贈藥趙仙》 元·馬鈺

    一志投玄絕利名。
    二無塵事氣神清。
    三光攢聚永安寧。
    四序不分真造化,五般霞彩結成形。
    銖衣掛鶴來迎。

    83 《七夕三首》 宋·宋庠

    紫宙風輕斂夕霏,露華應濕六銖衣
    鵲橋貪問經年恨,不覺蛛絲減舊機。

    84 《頌十玄談·回機》 宋·釋印肅

    石女天明戴帽歸,一身渾著六銖衣
    喃喃解說非聲舌,生得兒來叫阿姨。

    85 《緣識》 宋·宋太宗

    銖衣帔是神仙,劫劫曾修不偶然。
    大道目前人豈會,九天常有萬千千。

    86 《綠萼梅》 宋·喻良能

    白練銖衣翠袂斜,洗妝不著臉邊霞。
    天寒日暮倚修竹,初見仙人萼綠華。

    87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 唐·元稹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陰甚,慵牽興緒孤。
    偶成投秘簡,聊得泛平湖。
    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畫圖。

    88 《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唐·白居易

    青陽行已半,白日坐將徂。
    越國強仍大,稽城高且孤。
    利饒鹽煮海,名勝水澄湖。
    牛斗天垂象,臺明地展圖。

    89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唐·杜牧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
    奏章為得地,齰齒負明恩。
    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
    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90 《病中書懷呈友人》 唐·溫庭筠

    逸足皆先路,窮郊獨向隅。
    頑童逃廣柳,羸馬臥平蕪。
    黃卷嗟誰問,朱弦偶自娛。
    鹿鳴皆綴士,雌伏竟非夫。

    91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92 《寄大愿和尚》 唐·貫休

    道朗居太山,達磨住熊耳。
    手擎清涼月,靈光溢天地。
    盡騎金師子,去世久已矣。
    吾師隱廬岳,外念全刳削。

    93 《桐花鳥》 唐·可朋

    五色毛衣比鳳雛,深花叢里只如無。
    美人買得偏憐惜,移向金釵重幾銖。

    94 《西江月(和李參政)》 宋·葉適

    識貫事中樞紐,筆開象外精神。
    傳觀弓力異常鈞。
    衣我六銖羞問。
    周后數莖命粒,魯儒一點芳心。
    啄殘樓老付誰論。
    謾要睡馀支枕。

    95 《滿庭芳 壽判縣梧山先生(七字原缺,據?》 元·陳櫟

    生初度,敢尾賀賓,以祝千歲之壽。
    竊以為梧桐月向懷中照,此康節翁,極言天下之清致也。
    必聞世之賢邕能鍾此清。
    必銖視軒冕,超然于榮名利達之表者,始能對越此清。

    96 《十二峰·翠屏》 宋·閻伯敏

    秋山黃落春山青,不識仙家云錦屏。
    六銖天衣下拂石,香風馥郁朝真亭。

    97 《懷凈國》 明·虞淳熙

    客有歸來辭,都作蓮花字。
    五柳珊瑚枝,三徑玻璃地。
    天童候金門,香芻總而至。
    翠裓傾丹英,紛紛羅應器。

    98 《周氏敬榮堂詩》 宋·辛棄疾

    泰伯古至德,以遜天下聞。
    周公去未遠,二叔乃流言。
    春風棠棣萼,秋日脊令原。
    豈無良友生,歲晏誰急難。

    99 《立冬日作》 宋·陸游

    室小財容膝,墻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100 《雪後霜晴,元宵月色特奇》 宋·楊萬里

    玻璃盆瀉琉璃水,素娥晚妝欲梳洗。
    報道虛皇筑雪宮,一架半間三萬里。
    卻嫌廣寒未苦寬,要借新宮作上元。
    先煩玉妃整羽衛,次遣青女褰云關。

    * 關于銖衣的詩詞 描寫銖衣的詩詞 帶有銖衣的詩詞 包含銖衣的古詩詞(1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