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銅鼎的詩詞(137首)

    121 《經進百韻詩》 宋·岳珂

    永佑當臨御,重熙極泰亨。
    物窮隍土復,地大蘗牙萌。
    蕞爾瀛懦圖,違吾海上盟。
    烽煙昏九土,氛霧塞三精。

    122 《予既賦金貂亭詩巽伯求益不已偶得名酒連飲輒》 宋·蘇泂

    君不見陳留阮籍字嗣宗,竹林賢者渠稱雄。
    登山臨水輒經日,竟用酣飲全其躬。
    謂渾汝不得復爾,獨善猶子曰仲容。
    以其任達似叔父,氣壓道北空多銅。

    123 《丁亥紀蜀百韻》 宋·李曾伯

    在負在娵觜,羲雙正東陸。
    羽書西邊來,胡騎報南牧。
    倉茫星火急,飄忽風雨速。
    憑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124 《野菜吟》 宋·華岳

    芙蓉峰下揚雄宅,路入城堙里三百。
    有山無粟養雞豚,有水無入捕魚鱉。
    山翁菜色流清涎,齒頰連月無腥氈。
    客來問我何所有,手指萬壑煙霞邊。

    125 《賀東宮誕辰》 宋·王炎

    萬國乾符正,千齡鼎祚長。
    春禖膺眷顧,甲觀肇休祥。
    紫極聯前曜,青宮位少陽。
    五云凝喜色,重日爛榮光。

    126 《東風第一枝 年來逆境驅馳,不知歲序之有游》 元·邵亨貞

    ,與南金翦鐙小酌,分題寫懷。
    追念古人樂事,今無一在眼,時于文字中見其一二,遂各想像舊事為之。
    然心之所好,亦寂寞中一樂也,予得此調舞館簪蛾,譙門試角,疏鐙時弄春影。
    曉檐鐵馬敲晴,夜箏錦鴻送冷。

    127 《東風第一枝 年來逆境驅馳,不知歲序之有游》 元·邵亨貞

    ,與南金翦鐙小酌,分題寫懷。
    追念古人樂事,今無一在眼,時于文字中見其一二,遂各想像舊事為之。
    然心之所好,亦寂寞中一樂也,予得此調舞館簪蛾,譙門試角,疏鐙時弄春影。
    曉檐鐵馬敲晴,夜箏錦鴻送冷。

    128 《望蓬萊 十七首首化姚*》 元·馬鈺

    破故紙,綴襖可防風。
    坐臥不愁寒水石,雪中敢采麥門冬。
    從此得蓯蓉。
    浪蕩子,常有自然銅。
    鼎內朱砂烹煉就,天仙子入白云中。
    蟬殼顯山

    129 《對雪》 宋·張镃

    溫記今年雪,先慳半月晴。
    乍飄偏有熊,猛下卻無聲。
    水繞長春圃,人居不夜城。
    弄寒群犬戲,驚曉獨雞鳴。

    130 《分韻送王非之官山險得再字》 宋·劉宰

    達官須親民,未竟法應再。
    昔君治姑孰,報政甫初載。
    桃李春正華,風木養不待。
    至今田里間,往往誦遺愛。

    131 《鮚{魚奇}唐鄉貢丈置酒悟空寺見款》 宋·戴表元

    南宮通籍唐先輩,白發天寒海上洲。
    五鼎已推華屋夢,一尊猶及少年游。
    桃源有吏今安避,銅雀何人死亦休。
    祗羨龍鍾老禪伯,倚欄無語看沙鷗。

    132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133 《琴書齋》 宋·顧逢

    不道鄴侯家,有人如伯牙。
    七弦真得趣,萬卷足生涯。
    石鼎時添火,銅瓶日換花。
    高山流水罷,筆下走龍蛇。

    134 《恭南酷熱》 宋·郭印

    陰陽有定數,天地無全功。
    偏雨或偏旸,消息豈難窮。
    今夏孟仲雨,季月暑隆隆。
    赫曦不停軌,火云日燔空。

    135 《次韻司徒富公耆年會詩》 宋·蘇頌

    古人稱宴安,居處必擇地。
    諸公來河南,有若不期會。
    巖巖大司徒,早辭槐鼎貴。
    嘉謨納淵衷,故事留臺寺。

    136 《谹父出示倅木犀詩次韻》 宋·王洋

    黃姑斸月種文犀,落向三秋月滿時。
    巖邑疏封兄弟國,銅瓶分派子孫枝。
    漢宮明艷涂嬌額,仙鼎珍丹散漉籬。
    好趁燈花同報喜,黃間金粟正相宜。

    137 《寶鏡篇》 明·王稚登

    舒生寶鏡草堂前,錦囊入手明月圓。
    雪光輝輝照肝膽,流蘇風颶朱繩縣。
    青銅千歲化玄玉,聲如金磬清悠然。
    龍文不斷細如發,天吳海若紛糾纏。

    * 關于銅鼎的詩詞 描寫銅鼎的詩詞 帶有銅鼎的詩詞 包含銅鼎的古詩詞(1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