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銅史的詩詞(118首)

    21 《和葉野渡易古銅瓶韻》 宋·衛宗武

    此方而彼圓,何異冰與炭。
    彼工而此樸,土簋眎玉瓚。
    達人以道觀,萬殊等一貫。
    我有四耳尊,自謂今之冠。

    22 《諸公賦東園兄銅雀硯甚夸余獨不然然蘇長公》 宋·艾性夫

    臨洮健兒衷甲衣,曹家養兒乘禍機。
    匹夫妄作九錫夢,鬼蜮敢學神龍飛。
    負鼎而趍不遄死,筑臺尚俗儲歌舞。
    但知銅雀望西陵,不覺妖狐叫墟墓。

    23 《詠史下·張華》 宋·陳普

    孫皓泥頭入洛陽,后庭奪目萬紅妝。
    銅駝北去還西徙,不怨荀馮怨杜張。

    24 《詠史下·曹操七首》 宋·陳普

    濮陽火裹又潼關,幾度鯨牙虎口間。
    銅雀臺前閑極目,驚魂猶繞白狼山。

    25 《詠史下·夏侯玄》 宋·陳普

    一日天誅正始余,百年曹馬兩丘墟。
    景王似見銅駝禍,究極根源殺太初。

    26 《詠史上·伏生》 宋·陳普

    鄧氏銅錢張武金,至公終淺愛終深。
    東西兩子皆稱蹕,未饜憐兒老嫗心。

    27 《詠史上·禰衡》 宋·陳普

    銅雀羅紈宛汗青,芳洲鼓史骨如生。
    羯奴礌落若日月,大雅那堪禰正平。

    28 《詠史下·嵇康》 宋·陳普

    銅駝荊棘夜深深,尚想清談撼竹林。
    南渡百年無雅樂,當年猶惜廣陵音。

    29 《詠史下·劉裕》 宋·陳普

    長安何但遺黎舞,翁仲銅駝亦笑開。
    他日佛貍南下路,青泥千尺髑髏臺。

    30 《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御致遠張御史鵬飛》 宋·方回

    歲歲花時是病時,不爭春早與春遲。
    陰晴謾復題窗記,節氣還因檢歷知。
    杜若薦方聊可采,秭歸啼苦未須悲。
    老翁堪與少年競,勤把青銅照頷絲。

    31 《題史元量芳潤堂》 宋·郭印

    圣經杲杲日翔空,元與后學開愚蒙。
    著述成書不得已,令人誦習知吾宗。
    辭文旨遠非外至,一一流出自胸中。
    如木有根水有源,敷榮浸漬乃無窮。

    32 《簡史子由主簿》 宋·釋寶曇

    君歸意定氣逾平,莫學秋蟲泣露聲。
    少日斲凋須妙指,莫年深穩見真情。
    為鄰古井無波日,試挈銅瓶待月明。
    獨抱斯文慰幽寂,莫辭萬象與逢迎。

    33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 宋·蘇頌

    詞源遠遠蜀江流,風韻瑯瑯舜廟球。
    擬策進歸中御府,文章傳過帶方州。
    未歸綸閣時稱滯,再換銅符政并優。
    嘆惜鐘王行草筆,卻隨諸吏寫毛頭。

    34 《雜曲歌辭·漢宮少年行》 唐·李益

    君不見上宮警夜營八屯,冬冬街鼓朝朱軒。
    玉階霜仗擁未合,少年排入銅龍門。
    暗聞弦管九天上,宮漏沉沉清吹繁。

    35 《答王無功問故園》 唐·朱仲晦

    我從銅州來,見子上京客。
    問我故鄉事,慰子羈旅色。
    子問我所知,我對子應識。
    朋游總強健,童稚各長成。

    36 《疇昔篇》 唐·駱賓王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游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寫景送別友情

    37 《三日獨坐驩州思憶舊游》 唐·沈佺期

    兩京多節物,三日最遨游。
    麗日風徐卷,香塵雨暫收。
    紅桃初下地,綠柳半垂溝。
    童子成春服,宮人罷射鞴。

    寫景隱喻抒懷

    38 《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唐·儲光羲

    仲夏日中時,草木看欲燋。
    田家惜工力,把鋤來東皋。
    顧望浮云陰,往往誤傷苗。
    歸來悲困極,兄嫂共相譊.

    39 《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 唐·岑參

    漢中二良將,今昔各一時。
    韓信此登壇,尚書復來斯。
    手把銅虎符,身總丈人師。
    錯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送別抒情寫云

    40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唐·杜甫

    先帝昔晏駕,茲山朝百靈。
    崇岡擁象設,沃野開天庭。
    即事壯重險,論功超五丁。
    坡陀因厚地,卻略羅峻屏。

    * 關于銅史的詩詞 描寫銅史的詩詞 帶有銅史的詩詞 包含銅史的古詩詞(1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