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鈴齋的詩詞(131首)

    61 《上知郡都官》 宋·強至

    列郡二千石,所理我與共。
    臨淮守最賢,萬口交一頌。
    彼邦困飛蝗,我境欲集鳳。
    彼民粒不充,我黍地無空。

    62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 宋·張栻

    清坐鈴齋公事稀,春來風日更遲遲。
    胸中水鏡渠自避,卻笑缿筒徒徒爾為。

    63 《正月十六夜大雪次張守諸公二首》 宋·陳造

    詩款鈴齋到即通,細工時肯博粗工。
    政聲已獨當時步,人士飫觀前輩風。
    未分清新命開府,可能簡遠盡安豐。
    譚間和氣熏人醉,不覺棲棲客路中。

    64 《次韻張守泛春亭》 宋·陳造

    小退鈴齋復此亭,自公喜色更津津。
    再紆皇眷分憂寄,坐鎮江城與物春。
    長日雍容少公事,共誰談笑作詩人。
    撚髭慣廁分題客,元亮柴車已命巾。

    65 《磁釣翁》 宋·李新

    無心不自任公子,手旨龍魚敵萬鈞。
    瓦解弟兄驚墜甑,塊居煙雨勝流人。
    非關釣譽雖攘臂,未欲垂言卻卷綸。
    更與甄陶一抔土,鈴齋相伴豈無因。

    66 《冬雪呈太守張嵇仲三首》 宋·李彌遜

    夜氣凝空作暮寒,平時積雪欲藏山。
    定知連臘連三白,已喜先春見一斑。
    神力巧將人意改,物華陰逐歲功還。
    憂民太守鈴齋暇,想對壺觴正解顏。

    67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宋·吳芾

    晚上危亭喜有秋,民安物阜本無憂。
    鈴齋坐嘯雖多暇,爭似歸田得自由。

    68 《清明登白紵山》 宋·吳芾

    偷得鈴齋半日閒,喜逢佳節漫追攀。
    扶衰強策青藜杖,尋勝聊登白紵山。
    遠岫千重云出沒,清溪一帶水回環。
    我來恨未窮游覽,回首孤城落照間。

    69 《和陳天予巖桂》 宋·吳芾

    乞身未遂歸巖谷,滿面塵埃慵靧沐。
    鈴齋獨坐更悲秋,喜見吾人駐車轂。
    吾人別久正懷思,一旦渴心還慰沃。
    天公助我作清歡,特遣仙花薦芬馥。

    70 《十五夜南園納涼》 宋·吳芾

    兀坐鈴齋困郁蒸,舉頭忽見月華明。
    興來策杖園中去,聊復尋山聽水聲。

    71 《梅花下聞角聲》 宋·吳芾

    兀坐江城厭寂寥,喜逢春色上梅梢。
    寄言畫角休吹遍,留與鈴齋作淡交。

    72 《和閭丘省干喜雨韻》 宋·吳芾

    鈴齋坐嘯不為頗,愁嘆翻然變詠歌。
    千里正憂無舊谷,一朝俄喜浹新禾。
    云師蔽日如張幟,雨陣橫空似擁戈。
    我忝郡丞何所補,但將新句對松哦。

    73 《和唐使君秬古風二首》 宋·曾協

    志士身許國,夫豈慕高爵。
    感慨九重恩,領受千里托。
    安邊志獲就,解印良亦樂。
    厚祿棄千鍾,壯氣橫六幕。

    74 《送樊眉州》 宋·李流謙

    我先君子官于涪,一時賢僚今在不。
    唯公直節貫華皓,千尺壽檜橫霜秋。
    丈人靜聽請具陳,平生契義嘣肉侔。
    簡池解組過鄉縣,劇飲不云公遮留。

    75 《代陳公實上通守王剛父四首》 宋·姜特立

    戍解淮山月,波平瀚海秋。
    主憂銷北顧,賓宴接南樓。
    自愧成村叟,無因接勝流。
    鈴齋聽客雁,應念稻粱謀。

    76 《送張定叟尚書鎮襄陽》 宋·樓鑰

    公家忠獻公,勛名照穹壤。
    南軒傳圣學,后進斗山仰。
    尚書天分高,百間真朗朗。
    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養。

    77 《上浙西張帥十首》 宋·廖行之

    條教初頒洽里閭,米鹽靡密見紆余。
    而今坐嘯鈴齋肅,雁鶩行空無簿書。

    78 《從趙常德覓鼎帖》 宋·趙蕃

    宇法微茫久失真,時聞鼎貼尚精神。
    小詩試向鈴齋乞,近舍遠求公勿嗔。

    79 《次韻和石學士見寄十首》 宋·宋庠

    隱幾鈴齋咀道腴,洛煙嵩靄遍神都。
    時時便作書生詠,方信隨何一腐儒。

    80 《新春雪霽坐郡圃池上二首》 宋·宋庠

    鈴齋西北小池臺,漠漠年光病眼開。
    水面綠深知凍解,柳梢黃淺覺春來。
    啁啾野雀遺寒毳,撥刺潛魚露戲鰓。
    物物惱人俱入詠,使君爭奈乏天才。

    * 關于鈴齋的詩詞 描寫鈴齋的詩詞 帶有鈴齋的詩詞 包含鈴齋的古詩詞(13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