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鈴子的詩詞(166首)

    21 《得子虡濠上書》 宋·陸游

    日暮坐柴門,懷抱方煩紆。
    鈴聲從西來,忽得濠州書。
    開緘讀未半,喜極涕泗俱。
    父子老惜別,經況患難余。
    羈旅易生疾,霜露行載涂。
    思歸雖甚苦,且復忍須臾。

    22 《和鄰幾金鈴菊》 宋·司馬光

    何處見佳菊,秋風汶水陽。
    酒浮金鐸細,露泛蜜房香。
    不謂紅塵地,相逢君子堂。
    依然故人意,不減舊芬芳。

    23 《贈鐘主簿父子》 宋·劉克莊

    旗鈴接跡向西馳,丹桂靈椿并一時。
    競說郎君能跨灶,頓令老子欲苔兒。
    妙年不患錐無穎,前輩曾言木就規。
    相國晏公元楚產,何須千里遠求師。

    24 《子駿運使八詠堂·竹軒》 宋·文同

    此景絕可愛,叢筠挺修竿。
    侵簾復映幌,悴影何檀樂。
    霜威忌晚秀,雨氣矜晴寒。
    每向極靜時,幽禽發清彈。
    自無車馬塵,飛來泊瑯玕。
    宜遣老鈴下,日日申平安。

    25 《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帝閣》 宋·洪咨夔

    喚仗紫宸披曉靄,退朝清燕坐晴霏。
    簡編有味爐熏永,鈴索無聲漏箭稀。

    26 《晚登鄔子亭用壁間韻四首》 宋·趙蕃

    中流掀簸勢難停,望斷龍祠與戍亭。
    胡不少留風止去,塔鈴昨者故丁寧。

    27 《丘子中生日》 宋·陳藻

    名卿先達陳君舉,年將三十登州補。
    袖中有啟謝主文,為緣場屋新推許。
    斯翁自小學雕蟲,性情樸直浮誰語。
    旗鈴絕不到門庭,卻有兒郎能戰取。
    高名前日掛縣庠,引此壽觴來獻父。
    莫嫌小勝未當論,知是敘封初步武。

    28 《寄信守王子明》 宋·孔武仲

    清香一炷道家儀,貝葉云簽自誦持。
    盡是鈴齊瀟灑趣,紅塵奔走爾為誰。

    29 《送張子敬湖南宣慰司都事》 宋·方回

    湘水綠,湘山青。
    南衡岳,北洞庭。
    太微翼軫相緯經。
    上直長沙老人星,

    30 《和晁子西鈴屬勸農長篇》 宋·郭印

    使君誠意與天開,呼吸之間為云雷。
    一朝命駕出郊次,遠近爭看髦節來。
    道邊草木盡翔舞,巴峽邇來和氣聚。
    祗從精禱召神靈,五日一風十日雨。

    31 《公子家》 宋·宋無

    朱門當道擁高槐,拂曉鳴騶散乳鴉。
    紅叱撥驕矜閤匝,黑昆侖黠解琵琶。
    姬將銀歸燒明月,犬帶金鈴臥落花。
    不信銅駝荊瑣裹,百年前是五侯家。

    32 《題盧道士房》 唐·李頎

    秋砧響落木,共坐茅君家。
    惟見兩童子,林前汲井華。
    空壇靜白日,神鼎飛丹砂。
    麈尾拂霜草,金鈴搖霽霞。
    上章人世隔,看弈桐陰斜。
    稽首問仙要,黃精堪餌花。

    33 《李供奉彈箜篌歌》 唐·顧況

    國府樂手彈箜篌,赤黃絳索金鎝頭。
    早晨有敕鴛鴦殿,夜靜遂歌明月樓。
    起坐可憐能抱撮,大指調弦中指撥。

    34 《題盧道士房》 唐·顧況

    秋砧響落木,共坐茅君家。
    唯見兩童子,門外汲井花。
    空壇靜白日,神鼎飛丹砂。
    麈尾拂霜草,金鈴搖霽霞。
    上章塵世隔,看弈桐陰斜。
    稽首問仙要,黃精堪餌花。

    35 《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崔補闕峒…侯倉曹釗》 唐·盧綸

    稟命孤且賤,少為病所嬰。
    八歲始讀書,四方遂有兵。
    童心幸不羈,此去負平生。
    是月胡入洛,明年天隕星。

    36 《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 唐·司空曙

    元日爭朝闕,奔流若會溟。
    路塵和薄霧,騎火接低星。
    門響雙魚鑰,車喧百子鈴。
    冕旒當翠殿,幢戟滿彤庭。

    37 《早春對雪奉寄澧州元郎中》 唐·劉禹錫

    新賜魚書墨未干,賢人暫出遠人安。
    朝驅旌旆行時令,夜見星辰憶舊官。
    梅蕊覆階鈴閣暖,雪峰當戶戟枝寒。
    寧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長吟澧有蘭。

    38 《寒溪》 唐·孟郊

    霜洗水色盡,寒溪見纖鱗。
    幸臨虛空鏡,照此殘悴身。
    潛滑不自隱,露底瑩更新。
    豁如君子懷,曾是危陷人。

    39 《讀經》 唐·孟郊

    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
    經黃名小品,一紙千明星。
    曾讀大般若,細感肸蚃聽。
    當時把齋中,方寸抱萬靈。

    40 《讀經》 唐·孟郊

    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
    經黃名小品,一紙千明星。
    曾讀大般若,細感肸蚃聽。
    當時把齋中,方寸抱萬靈。

    抒情組詩

    * 關于鈴子的詩詞 描寫鈴子的詩詞 帶有鈴子的詩詞 包含鈴子的古詩詞(1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