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鐵船的詩詞(155首)

    21 《送懷秀禪者》 宋·釋重顯

    麻衣草座思靈徹,一食安閑更無別,倏忽遷流數百年,杳杳誰來繼其絕。
    吾兮亦是疏慵輩,冷淡身心存慷愷。
    偶續靈峰照夜燈,遽泛鐵船下滄海。

    22 《白沙昭利廟》 宋·于石

    百戰收功老故山,寒溪怒涌白沙泉。
    云臺不與四七將,廟食何傳千萬年。
    香冷誰能燃漢火,水流空自溉吳田。
    愚民不識前朝事,浪說神能駕鐵船

    23 《琵琶歌(寄管兒,兼誨鐵山·此后并新題樂府)》 唐·元稹

    琵琶宮調八十一,旋宮三調彈不出。
    玄宗偏許賀懷智,段師此藝還相匹。
    自后流傳指撥衰,昆侖善才徒爾為。

    24 《志峽船具詩·百丈》 唐·王周

    少嘗侍先君,馀閑誦白氏。
    始得入峽詩,深味作詩旨。
    云有萬仞山,云有千丈水。
    自念坎壈時,尤多兢慎理。

    25 《水龍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宋·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
    略為吳山留顧。
    云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
    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

    豪放愛國懷古

    26 《雙調·夜行船》 元·馬致遠

    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
    急罰盞夜闌燈滅。

    27 《志峽船具詩·百丈》 宋·王周

    少嘗侍先君,余閑誦白氏。
    始得入峽詩,深味作詩旨。
    云有萬仞山,云有千丈水。
    自念坎壈時,尤多兢慎理。

    28 《和鐵厓《西湖竹枝》 元·黃公望

    水仙祠前湖水深,岳王墳上有猿吟。
    湖船女子唱歌去,月落滄波無處尋。

    29 《和鐵厓《西湖竹枝》 明·曹睿

    昨夜西湖月色多,照見郎君金叵羅。
    明朝江頭放船去,江亭風雨奈君何。

    30 《和鐵厓《西湖竹枝》 明·強珇

    湖上女兒學琵琶,滿頭都插鬧妝花。
    自從彈得《陽關曲》,只在湖船不在家。

    31 《和鐵厓《西湖竹枝》 明·沈性

    儂住西湖日日愁,郎船只在東江頭。
    憑誰移得吳山去,湖水江波一處流。

    32 《鐵券歌》 明·湯胤勣

    羅平逆鳥窺唐鹿,太宗泉下英靈哭。
    錦樹將軍握槊來,妖氛一掃乾綱肅。
    半邊古瓦黃金縷,翰苑文章鋪錦繡。
    宰臣擎出鳳凰城,兒孫永世承天祐。

    33 《和鐵厓《西湖竹枝》 明·周南老

    采菱女兒新樣妝,瓜皮船小水中央。
    郎心只如菱剌短,妾情謾比藕絲長。

    34 《鎮下放船過東山二首》 宋·范成大

    打頭風急鼻雷鼾,醉夢閑心鐵石頑。
    惟有愛山貪未厭,西山才了又東山。

    35 《西梁山下泊船懷別潤州杲上人》 宋·林逋

    畫圖行李是隨緣,立別江頭兩霽天。
    鐵甕獨歸三月寺,銅瓶輕掛兩潮船。
    吟焚篆籀香初竭,老擁云霞衲已穿。
    昨夜西梁山下月,為師懷想幾凄然。

    36 《水龍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宋·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
    云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
    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
    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豪放

    37 《章釣仙吹鐵笛善醫眼與齒相說法尤高》 宋·姚勉

    嚴于治齒要如軍,治眼當如愛護民。
    此術盡堪為世用,釣魚船上豈無人。

    38 《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唐·杜甫

    彝界荒山頂,蕃州積雪邊。
    筑城依白帝,轉粟上青天。
    蜀將分旗鼓,羌兵助井泉。
    西戎背和好,殺氣日相纏。

    39 《惜別行送劉仆射判官(仆射乃其主將劉乃仆射之判官也)》 唐·杜甫

    聞道南行市駿馬,不限匹數軍中須。
    襄陽幕府天下異,主將儉省憂艱虞。
    只收壯健勝鐵甲,豈因格斗求龍駒。

    40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唐詩三百首詠史懷古

    * 關于鐵船的詩詞 描寫鐵船的詩詞 帶有鐵船的詩詞 包含鐵船的古詩詞(1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