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鐵室的詩詞(110首)

    61 《出峽》 宋·蘇軾

    入峽喜巉巖,出峽愛平曠。
    吾心淡無累,遇境即安暢。
    東西徑千里,勝處頗屢訪。
    幽尋遠無厭,高絕每先上。

    62 《高沙道中》 宋·文天祥

    三月初五日,索馬平山邊。
    疾馳趨高沙,如走阪上圓。
    夜行二百里,望望無人煙。
    迷途呼不應,如在盤中旋。

    63 《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宋·張耒

    戰國韓余壤,王畿漢舊京。
    南圍山峙秀,東泛洛浮清。
    女幾荒遺廟,宜陽認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戰有榛荊。

    64 《石曼卿三佛名大字》 宋·張耒

    石公神仙狂,脫落隱詩酒。
    余情到翰墨,落筆聞宇宙。
    崢嶸龜山殿,風雨梁棟舊。
    煌煌三佛榜,鐵柱貫金紐。

    65 《琉璃瓶歌贈晁二》 宋·張耒

    火維荒茫地軸傾,下有積水潛鯤鯨。
    鰲身翻瀾山為崩,金烏下啄獰龍騰。
    狂須奇鬣萬族朋,巨神日月雙手擎。
    夸娥愁思烏戢翎,老魚戰死風雨腥。

    66 《得福州蔡君謨密學書并茶》 宋·梅堯臣

    薛老大字留山峰,百尺倒插非人蹤。
    其下長樂太守書,矯然變怪神淵龍。
    薛老誰何果有意,千古乃與奇筆逢。
    太守姓出東漢邕,名齊晉魏王與鍾。

    67 《送師厚歸南陽會天大風遂宿高陽山寺明日同至》 宋·梅堯臣

    往日送子春風前,春風酣酣杏正妍。
    今來送歸秋風後,秋風搣搣沙滿川。
    馬鬣斜傾毛瑟縮,馭吏噤唫足後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68 《懷賢詩之桑魏公》 宋·王禹偁

    魏公王佐才,獨力遠晉室。
    揮手廓氛霾,放出扶桑目。
    感慨會風云,周旋居密勿。
    下民得具瞻,上帝賚良弼。

    69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70 《晁侍郎折贈芍藥三種》 宋·曾幾

    室空無侍者,終日延白光。
    今夕果何夕,粲者忽在旁。
    得非散花天。
    來試鐵石腸。

    71 《觀魚歌》 宋·白玉蟾

    君不見東海有鯉釣不上,馮夷翻江春浩蕩。
    漁者歸舟載月明,一聲雷震桃花浪。
    又不見北溟有鯤能吞舟,浪屋濤山相拍浮。
    忽朝擊水三千里,九萬扶搖吳葉秋。

    72 《道過成蹊菴偶成舊風一篇》 宋·白玉蟾

    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辭千里記幽奇。
    吐吞風月一壺酒,拈弄溪山萬首詩。
    道過星河駭雙目,萬灶清煙纏華屋。
    老巖峭拔森翠屏,大江東去流蒼玉。

    73 《賈碩秀才得兩圭有邸》 宋·晁補之

    混沌既鑿元氣痡,鴻源滔天堯曰吁。
    羽淵之化三足逋,玄圭告功聞禹書。
    姚虞班器奔九區,涂山合瑞群辟趨。
    三朡肆伐夏寶俘,下逮血祭仍疈辜。

    74 《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宋·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75 《同子瞻次過遠重字韻》 宋·蘇轍

    孟子自夸心不動,未試永嘉鐵輪重。
    弟兄六十老病余,萬里同遭海隅送。
    長披羊裘類嚴子,罷食豬肝同閔仲。
    大男留處事田畝,幼子隨行躬釜甕。

    76 《魏佛貍歌》 宋·蘇轍

    魏佛貍,飲泗水,黃金甲身鐵馬箠。
    睥睨山川俯畫地,畫作西方佛名字。
    卷舒三軍如使指,奔馳萬夫鑿山觜。
    云中孤月妙無比,青蓮湛然俯下視。

    77 《龜峰行》 宋·韓元吉

    吾聞靈龜不愿死有用于清廟,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園吏,坐嘆清江使者逢豫且。
    龜峰之龜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乃在萬仞之上高突兀。

    78 《送張幾仲知泰州》 宋·韓元吉

    紫橐甘泉不愿留,虎符聊試海邊州。
    長城底用騎圍鐵,下瀨直須船有樓。
    草木已應知世望,江山好在得詩漢。
    春風桃李西溪路,宣室歸來尚黑頭。

    79 《詩寄懶翁兼簡士特溫其原仲致仲昆季》 宋·劉子翚

    懶翁疏散無與儔,結庵名懶山之幽。
    蕭然杖履巖壑裹,似是當年嵇阮流。
    云何出處戾初志,束書負劍俄西游。
    悲猿攀車鶴臥轍,去意勇決誰能留。

    80 《太山篇》 元·楊維楨

    巍乎高哉,太山之山三萬八千丈兮,五岳之伯、萬山之宗。
    上有云官、霞伯、明皇、玉女、金臺、石室高重重。
    三十六天第一洞,是為蓬玄太空之上穹。
    上帝賜以金篋之玉策,司命下土開群蒙。

    * 關于鐵室的詩詞 描寫鐵室的詩詞 帶有鐵室的詩詞 包含鐵室的古詩詞(1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