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鉤鉤的詩詞(36首)

    21 《踏莎行·月掛瓊鉤》 元·元好問

    月掛瓊鉤,日添鄉線。
    綺花翻良重重卷。
    風口環佩曉珊珊,畫堂羯鼓催開宴。
    翠縷香凝,玉膏酒滟。
    仙翁莫訴玻璃滿。
    鳳銜丹詔下云霓,千秋

    22 《青玉案·蝦須簾上銅鉤小》 元·元好問

    蝦須簾上銅鉤小。
    玳瑁□,輕寒繞。
    紅葉微香侵語笑。
    金釵珠履,鳳簫鼓,疑是蓬萊島。
    萱堂日日春生貌。
    嫩綠依然鬢邊好。
    賦□修齡應不少。
    年年長見,萱堂□宴,樓外青袍草。

    23 《憶少年·一鉤斜月》 清·朱彝尊

    一鉤斜月,一聲新雁,一庭秋露。
    黃花初放了,小金鈴無數。
    燕子已辭秋社去,剩香泥,舊時簾戶。
    重陽將近也,又滿城風雨。

    24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六桑鉤》 宋·梅堯臣

    長鉤扳桑枝,短鉤掛桑籠。
    南陌露氣寒,東方日光動。
    少婦首且笄,幼女角已{上髟下總}。
    競以采葉歸,曾非事梳櫳。

    25 《姑蘇雜詠 吳鉤行》 明·高啟

    吳鉤若霜雪,吳人重游俠。
    尊前含笑看,上有仇家血。

    26 《夏秀才江居五題·直鉤磯》 宋·文同

    盡知人鉤曲,獨見君鉤直。
    年年此磯上,萬掣無一得。
    持竿只自苦,吞餌何嘗識。
    試效人所為,君魚不勝食。

    27 《金鳳鉤·春辭我向何處》 宋·晁補之

    春辭我向何處。
    怪草草、夜來風雨。
    一簪華發,少歡饒恨,無計殢春且住。
    春回常恨尋無路。
    試向我、小園徐步。
    一闌紅藥,倚風含露。
    春自未曾歸去。

    28 《次涪陵游北巖寺伊川謫居嘗傳易於此有鉤深堂》 宋·李呂

    隔江定佳處,放艇得幽尋。
    直上云根徑,盡行霜葉林。
    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鉤深。
    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

    29 《吳鉤行》 元·楊維楨

    吳人殺二子,畔成雙吳鉤。
    吳王食賞令,不識鉤中愁。
    臨鉤呼二子,飛來父心頭。
    百金何足報,萬戶當封侯。
    佩雙鉤,比明月,為君嬖者斬、讒者刖。
    制諸侯,開伯烈,千秋萬歲光不滅。

    30 《葛仙鉤石》 宋·蘇泂

    天上丹成鶴上飛,溪邊留得鉤漁磯。
    千年二謝風流盡,誰復行吟送落暉。

    31 《長相思·上簾鉤》 宋·吳潛

    上簾鉤。
    下簾鉤。
    夜半天街燈火收。
    有人曾倚樓。
    思悠悠。
    恨悠悠。
    只有西湖明月秋。
    知人如許悠。

    32 《過釣鉤嶺悼亡友盛景韓》 宋·胡仲弓

    一見銘旌作許愁,西風飄落冷颼颼。
    早知真氣無伸處,悔不當時曲似鉤。

    33 《題趙子固水墨雙鉤水仙巷》 宋·仇遠

    冰薄沙昏短草枯,采香人遠隔湘湖。
    誰留夜月群仙佩,絕勝秋風畹圖。
    白粲銅盤傾沆瀣,清明寶玦破珊瑚。
    卻憐不得同蘭蕙,一識清醒楚大夫。

    34 《直鉤亭》 宋·陶弼

    半載持竿野水東,山翁心不類漁翁。
    何須巧餌懸鉤上,會使奸鱗落鼎中。
    西伯道高來呂望,文宗才短失盧仝。
    縱人能取鱗中意,南海波瀾一夜空。

    35 《直鉤潭》 宋·郭印

    臨深投綸竿,直鉤本非釣。
    欲釣圣賢心,默坐得其要。

    36 《鉤弋夫人》 宋·徐鈞

    名門堯母將傳嗣,取鑒呂皇預殺身。
    燕翼貽謀宜有道,如何知義不知仁。

    * 關于鉤鉤的詩詞 描寫鉤鉤的詩詞 帶有鉤鉤的詩詞 包含鉤鉤的古詩詞(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