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鉤頭的詩詞(598首)
462
《上李太傅》 宋·鄭獬
陳人嘗傳李太傅,云作太守來此州。
頃遭暴水拉堤出,設施畫略排橫流。
大偷嘗欲穴堤腹,掩之即日斷其頭。
至於小猾幸民禍,鉤羅姓名皆不留。
465
《次韻答許推章宰二首》 宋·陳造
矞云非霧靄飛浮,滿聽游人載路謳。
痛飲君能判濡首,新翻我亦辦纏頭。
羽觴瀲滟風微度,翠蓋蹁躚晚尚留。
且倩銀鉤寫陳跡,未須詩律壓劉侯。
466
《送赴省七子》 宋·陳造
憶昔涂抹鬢未秋,著書初不緣窮愁。
交契往往第一流,愛且助之恩意周。
翳桑盤飯驚浪舟,如輠轂需膏油。
疾需妙劑寒需裘,李郝硯席初綢繆。
467
《晚興》 宋·陳師道
去國猶能別,逢人始欲愁。
不干遮極目,自是怯回頭。
布網收漁槮,連筒下釣鉤。
誰初教鮮食,澤竭未能休。
468
《孔北海堂》 宋·李廌
卯金自中葉,已若子南周。
阿瞞制威福,九鼎若綴旒。
余子不復忌,多士例為仇。
嶄然見芒角,已坐錮與鉤。
469
《飛練歌呈宋豳州宏文》 宋·李新
玉娥入月云鉤衣,素裙雪綃云畔垂。
三山老仙不倦舞,霓裳半在秋江舉。
謝郎解取澄江擬,飛下高城化清泚,朝元環佩玉玲瓏,天風吹落人間耳。
470
《楊村四十韻》 宋·李新
欻行西山隈,茄荻風颼颼。
陰巖有積雪,竟日無行辀,灘聲下層檐,寫出千古愁。
斷墟燈火光,慘月神鬼謳。
471
《送范秉彝》 宋·李新
東風吹起原頭綠,墻暗萋萋芳草縟。
舞筵輟按杜韋娘,旗亭便聽金衣曲。
石城山下路,回首不堪顧。
灼灼小桃燃,蕭蕭疏雨暮。
473
《送似表弟還鄉》 宋·李彌遜
話別幾年一月留,離歌還起楚江樓。
往來笑了蟻旋磨,得失顧予魚中鉤。
雍具且侯真戲事,馮唐已老盍歸休。
憑君為掃筠莊榻,要著南來新白頭。
474
《題蔡云叟山居》 宋·馮時行
茅屋依云晚未收,一門山色倚寒流。
戲檐黃雀驚彈劍,飲水鳥猿看放鉤。
醉臥落霞斜枕手,高吟晚日更昂頭。
朝廷莫問安邊策,人在深山笑五侯。
475
《題楊毅肅十馬圖》 宋·馮時行
平生仰聞毅肅公,南征北伐開駿功。
所乘十馬有圖畫,今觀逸氣猶追風。
法時血戰冒飛矢,一中鉤膺一貫耳。
功名富貴豈偶然,請看將軍出萬死。
紹興壬戍之仲冬,李嚴城頭霜月空。
夜深無寐開素軸,感時撫事三嘆息。
476
《謝馮貫道惠小舟》 宋·馮時行
先生憐我欲歸休,為我添錢買小舟。
老去尚余州縣業,見來便起江湖秋。
有名如合稱聱叟,無夢焉能賣直鉤。
他日相隨鷗鳥外,短篷煙雨醉懵頭。
478
《和孫倅見貽八首》 宋·曹勛
十篇妙唱賁幽光,秀韻凌虛桂影晾。
玉牒秩宗徽譽著,銀鉤揮翰麝煤香。
風兼遠水痕成理,月入霜筠影自長。
銅雀春深知有以,典刑終合頭孫郎。
479
《臺城雜詩七首》 宋·曹勛
卜筑城隅久罷休,數椽忽得水西頭。
四圍竹色繚寒碧,一徑杉風留素秋。
門外水天分棐幾,天邊桂子入簾鉤。
指蹤盡得神仙客,更乞佳名為榜不。
480
《游云湖》 宋·胡寅
衡湘久來往,眼到山輒對。
愛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礙。
今朝渡石潭,蘭槳亂青帶。
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 關于鉤頭的詩詞 描寫鉤頭的詩詞 帶有鉤頭的詩詞 包含鉤頭的古詩詞(5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