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鈞天聲的詩詞(150首)

    61 《玄元皇帝應見賀圣祚無疆》 唐·趙鐸

    圣主今司契,神功格上玄。
    豈唯求傅野,更有葉鈞天。
    審夢西山下,焚香北闕前。
    道光尊圣日,福應集靈年。

    62 《送重鈞上人游天臺》 唐·皎然

    漸看華頂出,幽賞意隨生。
    十里行松色,千重過水聲。
    海容云正盡,山色雨初晴。
    事事將心證,知君道可成。

    63 《白玉樓步虛詞(六之五)》 宋·范成大

    鈞天奏,流韻滿空明。
    琪樹玲瓏珠網碎,仙風吹作步虛聲。
    相和八鸞鳴。

    64 《念奴嬌》 宋·衛時敏

    春風桃李,問耐寒何似,霜松雪柏。
    珍重撥煩京兆手,早歲聲名霹靂。
    收卷經論,擺遺榮利,物外多間適。
    熊經龜咽,真傳秘訣消息。

    65 《題宜春鐘清卿清露軒》 元·傅若金

    秋氣集太虛,夕光溥高樹。
    時聞陰液墜,暗識商飚度。
    旎旎星動林,英英月霏霧。
    涼扃息塵想,幽琴寄元悟。

    66 《記夢》 宋·關注

    玄衣仙子從雙鬢,緩節長歌一解顏。
    滿引銅杯效鯨吸,低回紅袖作弓彎。
    舞留月殿春風冷,樂奏鈞天曉夢還。
    行聽新聲太平樂,先傳五拍到人間。

    67 《明堂侍祠十絕》 未知·王庭

    左個明堂是集英,鵠袍曾此接文明。
    餕餕款聽鈞天奏,疑是吾伊雅頌聲。

    68 《嘉靖宮詞八首》 明·李蓘

    考鼓吹笙送上清,醮壇將罷日初生。
    太平元老偏承寵,召聽鈞天廣樂聲。

    69 《宣和玉磬歌為祠山道士作》 明·馬之駿

    瑤昆出水水寒膩,昆吾刻作宣和字。
    哀音射波龍子啼,如訴東京夢華事。
    殿前袞衣方羽衣,翠游黼座丹碧輝。
    靈素大言請群后,三山鸞鶴同雞飛。

    70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 宋·陸游

    嘉谷如焚稗草青,沉憂耿耿欲忘生。
    鈞天九奏簫韶樂,未抵虛檐瀉雨聲。

    71 《德壽宮慶壽口號十篇》 宋·楊萬里

    甲戌王春試集英,小臣曾是老門生。
    蒼顏華發鵷行里,也聽鈞天九奏聲。

    72 《萬年歡慢/萬年歡》 宋·無名氏

    當今圣主,理化感四塞,永減狼煙。
    太平朝野無征戰,國內晏然。
    風調雨順歌聲喧。
    簫韶韻,九奏鈞天。
    愿王永壽,比南山、更奏延年。

    73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洞庭秋月》 宋·劉克莊

    寄聲謝軒帝,不必奏鈞天。
    一碧九萬里,橫吹鐵笛眠。

    74 《直夜二首》 宋·楊億

    月魄生宵暈,風烏送晚涼。
    飛蠅隨鏤管,浮蟻溢清觴。
    負郭春耕廢,鈞天曉夢長。
    玉簽聲未斷,落宿斗宮墻。

    75 《黃伯鈞示詩因次韻》 宋·吳則禮

    鬢毛蕭瑟強儒冠,塵土追隨意已闌。
    午枕夢回書帙亂,暮林秋老雨聲寒。
    百骸久悟歲月速,一室詎知天地寬。
    忽憶玉虹孤笛夜,曲肱終約聽鳴湍。

    76 《宮詞一百首》 宋·岳珂

    大晟新頒雅樂名,鈞天九奏雜英莖。
    君王元是身為度,何待龍門聽水聲。

    77 《賣花郎 擬順 早朝應制》 元·邵亨貞

    煙樹重重,春在景陽宮殿。
    翠□深、籠寒尚淺。
    千官過處,有黃鸝百囀。
    五云中、漸移龍扇。
    鈞天九秦,*邐霞觴催獻。
    *聲喧、霓裳舞遍。
    香煙滿袖、更宮花迎面。
    喜新來、太平重見。

    78 《松風》 宋·釋智圓

    青青數樹松,扶疏空庭里。
    微風從南來,清聲四向起。
    俗兮聞必愁,吾也聞則喜。
    昂頭離石枕,扶羸憑藤幾。

    79 《寒堂夢松》 宋·張镃

    堂成初喜豢髯龍,肯夢當年十八公。
    實樹未穿煙際雪,鈞天先聽日噗風。
    成丹得所從春首,棲鵠無聲過夜中。
    誰遣墻陰接芝徑,月晴應是費拖筇。

    80 《齊桓晉文之事》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

    高中文言文游說仁政思想故事

    * 關于鈞天聲的詩詞 描寫鈞天聲的詩詞 帶有鈞天聲的詩詞 包含鈞天聲的古詩詞(1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