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冒冷雨,初出安定門。天開水墨圖,濃淡迷湖村。漁板閧白晝,廟鐘撞黃昏。客船行虛明,天凈水不渾。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多士富文治,明良際盛時。騷壇先佩印,策陣已搴旗。西極蹄千里,南溟翼四垂。疾雷天地板,崩岳鬼神移。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辛丑隨浮梗,鐘陵得盍簪。潛藩門若市,斂板客如林。氣宇黃陂闊,詞源陸海深。二豪談正劇,一坐口俱瘖。
閉口桐魚勿復論,數間老屋枕云根。曉鐘三板出山去,分付獼猴為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