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鐘聲的詩詞(1555首)

    561 《戲題無常鐘二絕》 宋·范成大

    著衫脫褲兩浮休,切莫隨渠認路頭。
    三尺蒲牢關底事,尋聲接響大悠悠。

    562 《病中臥聞舂聲》 宋·陸游

    丘嫂羹存先戛釜,山僧齋竟始鳴鐘。
    孰知造物獨憐我,一日未嘗無夕舂。

    563 《湖上成絕句呈劉伯聲四首》 宋·張耒

    湖北風來吹曉鐘,湖邊漁客閉船篷。
    波光不動天光闊,更在浮煙細雨中。

    564 《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鐘樓》 宋·無名氏

    重樓高聳丹霄外,深夜聲摩碧落中。
    神通無量鴻音遠,永鎮名山有顯功。

    565 《和鐘子鴻二首》 宋·劉克莊

    清吟頗覺續貂難,銜袖勤于贄熱官。
    怪子車輪行地遠,愧予門戶似冰寒。
    舂粱禮數呼兒具,覆醤文章怕客看。
    老去商歌聲滿屋,孰云野處寂無懽。

    566 《贈徐鐘頭》 宋·白玉蟾

    樓上疎鐘撞月明,五云影里一聲聲。
    九天星宿皆朝斗,人世曉雞渾未鳴。

    567 《周五聲調曲 羽調曲 二》 南北朝·庾信

    運平后親之俗。
    時亂先疎之雄。
    踰桂林而驅象。
    濟弱水而承鴻。

    568 《周五聲調曲 羽調曲 四》 南北朝·庾信

    定律零陵玉管。
    調鐘始平銅尺。
    龍門之下孤桐。
    泗水之濱鳴石。

    569 《周五聲調曲 征調曲 三》 南北朝·庾信

    圣人千年始一生。
    黃河千年始一清。
    攝提以之而從紀。
    玉燭于是而文明。

    570 《周五聲調曲 宮調曲 三》 南北朝·庾信

    握衡平地紀。
    觀象正天樞。
    祺祥鐘赤縣。
    靈瑞炳皇都。

    571 《周五聲調曲 商調曲 三》 南北朝·庾信

    禮樂既正。
    神人所以和。
    玉帛有序。
    志欲靜干戈。

    572 《周五聲調曲 變宮調 二》 南北朝·庾信

    移風廣軒歷。
    崇德盛唐年。
    成文興大雅。
    出豫動鈞天。

    573 《游鐘山》 宋·蘇轍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鐘山萬松碧。
    杖藜試上寶公龕,眾壑秋聲起相襲。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練前橫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徑東蟠轉山谷。

    574 《景陽鐘二首》 宋·劉子翚

    景陽鐘動曉寒清,度柳穿花隱隱聲。
    三十六宮梳洗罷。
    卻吹殘燭待天明。

    575 《至鐘離發書寄婉素》 明·楊基

    漂泊嗟吾遠,支吾賴汝賢。
    老親思饌肉,癡女憶衣綿。
    刀尺砧聲里,燈花笑影邊。
    聊將千里夢,持送到金川。

    576 《和孫廷平坦嵩山十首·云際鐘》 宋·韓維

    層云冒諸嶺,迢迢起何處。
    稍與暝煙沉,還隨晚風度。
    聲絕人倚樓,東風月才吐。

    577 《曉鐘》 宋·強至

    縹緲驚春夢,鏗轟送曉聲。
    敲煙出野寺,催月下山城。
    窗映東方白,燈留半壁明。
    隱然馀韻在,群動已營營。

    578 《鍾山鐘》 宋·李廌

    延平雙劍朝豐城,鍾山之鐘挾以行。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兩龍雷口鳴。
    建隆真人君八極,河伯效珍寶鐘出。
    不似汾睢發鼎光,泛泛逆流浮萬鎰。
    詔賜閶闔濯龍宮,聲掩景陽聞九重。
    吾聞此鐘亦神物,獨肯寒溪就埋沒。

    579 《鐘》 宋·張繼先

    金晶鑄就斗星懸,掛向玉樓知幾年。
    好是五更殘夢里,一聲敲透白云天。

    580 《姜鐘離挽詞》 宋·樓鑰

    門戶期興起,交朋務琢磨。
    反身求大學,決意取儒科。
    贊府聲尤著,鄰封惠亦多。
    傷心濠上路,無復聽弦歌。

    * 關于鐘聲的詩詞 描寫鐘聲的詩詞 帶有鐘聲的詩詞 包含鐘聲的古詩詞(15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