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釣鄉的詩詞(279首)
161
《岳陽樓紀興》 宋·郭知運
淼淼長江百尺樓,樓頭宿雨坐來收。
天連衡岳煙光淡,日抱瀟湘水氣浮。
風月豈消今古恨,江湖空代廟廊憂。
風波滿目鄉關遠,夢繞鴛湖問釣舟。
162
《洋州》 宋·韓億
梁州鄰左右洋川,氣候融融別是天。
地僻過冬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鄉風與蜀微相似,驛路見秦舊接連。
駱谷轉山圍境內,漢江奔浪繞城邊。
163
《寄李先生》 宋·黃晞
久不見泰伯,中心頻損和。
近聞束書卷,更卜好山阿。
學古成儒癖,敦風蕩俗訛。
周公法已矣,原憲事如何。
164
《出典宣城三首》 宋·李含章
戛云秋翼健磨天,九萬修程孰可肩。
五馬幸歸鄉國路,百城初認釣魚船。
余霞綺閣方池上,宿靄人家疊嶂前。
多感圣君垂異寵,力思報效向衰年。
166
《赴官晉陵別端禪師》 宋·陸蒙老
枕上浮生過半百,短發毿毿霜樣白。
西溪溪上舊家山,歲歲故鄉歸似客。
船頭漸這古松門,云是吳均讀書宅。
煙云半嶺見層樓,崢嶸鰲頂蓬宮窄。
167
《和樓守浮遠堂留題》 未知·王寧
久去鄉關始一來,竹輿行樂亦佳哉。
還尋童子釣游處,又趁史君旌騎回。
風物于人隨意好,江山如畫得天開。
向來紀勝歸名筆,喜為重鑱置石崖。
168
《送李寺丞歸臨江》 宋·王曾
辭榮知退出塵埃,澤國皆推隱逸才。
清世不為王事累,白云重向帝鄉來。
僧因好古留棋訣,鷗為忘機戀釣臺。
應見酒旗回馬首,遠煙濃澹百花開。
170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71
《玉泉山》 宋·楊叔蘭
人生天地間,今古一□觀。
凌空絕虛曠,萬象羅巖巒。
能一故□應,物化千□端。
萬端總歸一,唯悟無□言。
173
《題含虛南洞》 宋·張大直
云嶺嵯峨掛夕陽,含虛南洞更徜徉。
書堂猶覺寶薰在,石銚微聞仙茗香。
遙想釣魚臺上客,飄然駕鶴白云鄉。
洪崖有路通仙島,當日無人報始皇。
175
《秋思》 明·胡安
長堤選樹蔭微風,擊節高吟酒欲空。
梧葉乍零秋色里,雁聲相續月明中。
依依釣艇歸何暮,隱隱山城望未通。
客路鄉心爭歲月,百年笑口幾人同。
176
《贈陳章甫》 明·吉雅謨下
三十年前鬢未蒼,曾陪宰相入鹓行。
解衣換酒尋當醉,躍馬看花取次忙。
亂后已非前日夢,老來那復少年狂。
黃冠野服好妝束,穩把長竿釣海鄉。
177
《愁思》 未知·李英
曾是滄洲舊釣徒,西風落魄寄江都。
望中故國千山阻,別后經年一字無。
庾嶺煙霞秋思遠,楚天風雨暮帆孤。
誰憐飄泊他鄉客,不為莼鱸滯五湖。
178
《寄王承甫代書》 明·劉黃裳
但誦吳越吟,未識王郎面。
吳江楓冷秋鴻飛,可憐詞客異鄉縣。
會聞王郎能游五岳顛,又聞王郎手投白璧揮金錢。
有酒但抱胡姬飲,赤身披發王公前。
179
《舟中寄張外史》 明·盧大雅
棹郎催踏春溪舫,阻我辭君散木亭。
江水未應春去漲,鄉山偏向別時青。
煙波釣艇新沖雨,河漢仙槎舊犯星。
輸與仙都吉居士,一簾山雨聽鵝經。
180
《螺山隱士歌》 明·夢觀法師
螺山有隱士,飄飄仙者徒。
朝游螺之巔,暮息螺之隅。
紅塵拂落身外事,白首讀盡人間書。
不騎琴高鯉,不釣任公魚。
* 關于釣鄉的詩詞 描寫釣鄉的詩詞 帶有釣鄉的詩詞 包含釣鄉的古詩詞(2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