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金縷衣的詩詞(285首)

    61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一擷芳亭》 宋·梅堯臣

    結宇東園中,種花待春風。
    口歌金縷衣,手折枝上紅。
    今日映綠發,他年羞青銅。

    62 《適蒙折簡見約烹茶再次前韻》 宋·周必大

    清明過后日初遲,春服成時瑟漸希。
    浪蕊總隨流水遠,名花獨待羽觴飛。
    催開已奏清平調,唱徹猶須金縷衣
    活火新泉太清絕,何如沉醉詠而歸。

    63 《垂柳短吟》 宋·邵雍

    臨溪拂水正依依。
    更被狂風來往吹。
    薄春不勝煙羃羃,深春無奈日遲遲。
    誰家縹渺青羅帔,何處蹁躚金縷衣
    猶恐離人腸未斷,滿天仍看亂花飛。

    64 《金縷曲/賀新郎》 宋·劉辰翁

    拍甕春醅動。
    洞庭霜、壓綠堆黃,林苞堪貢。
    況有老人潭邊菊,搖落賞心入夢。
    數百歲、半來許中。

    65 《西湖竹枝歌(九首·一作“小臨海曲”)》 元·楊維楨

    家住城西新婦磯,勸君不唱《金縷衣》。
    琵琶原是韓朋木,彈得鴛鴦一處飛。
    ¤

    66 《白門柳》 元·楊維楨

    步出白門柳,聞歌金縷衣
    事生不事死,曩誓今已遺。
    空負地下心,百年以為期。
    向來媒佻鳩,寧為今日思?

    67 《奉酬樂道》 宋·韓維

    故人從我游,里{外門內千}非瀟湘。
    文章老益壯,欲掩李杜光。
    新詩來連翩,奔走獲與臧。
    調高豈能繼,愛重如琳瑯。

    68 《雨未止再次前韻二首》 宋·陳造

    樽前罷唱金縷衣,花為薦萎玉為摧。
    欠伸舊識名駒子,蘭艾一燎同飛灰。
    匆遽不及呼莫莫,春愁禁人酒力薄。
    擬令大白徑浮君,畢獻繼今仍此爵。

    69 《春日即事九首》 宋·李廌

    悵望白銅鞮,醉聽金縷衣
    花間愁落日,老更惜春歸。

    70 《楚宮詞三首》 宋·曹勛

    庭下茸茸碧草齊,不知桃李竟芳菲。
    自從侍妾承恩后,忘著迎春金縷衣

    71 《送芍藥與周子開》 宋·趙蕃

    涉春風雨見花稀,紅藥開時春已非。
    病夫何與知許事,送與緩歌金縷衣

    72 《哀黃鳥》 宋·胡仲弓

    憐君金縷衣,失腳蹈然機。
    自是我心惻,非關物命微。
    引雛誰共食,求友便忘歸。
    送汝入幽谷,驚魂何處飛。

    73 《走馬引》 宋·釋文珦

    走馬官媽金縷衣,食人膏血如瓠肥。
    田夫力耕猶餓死,爾曹醉飽忘年饑。
    天視生民同一子,胡為不平乃如此,人眾勝天且勿驚,天若定時天自平。

    74 《山花子·春愁》 明·陳子龍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
    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
    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
    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殘春憑吊故國

    75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76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77 《菩薩蠻》 唐·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78 《清平樂》 唐·韋莊

    春愁南陌,故國音書隔。
    細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畫簾金額¤
    盡日相望王孫,塵滿衣上淚痕。
    誰向橋邊吹笛,

    梅花勵志哲理

    79 《樂語》 宋·王義山

    ◎壽崇節致語隆興府
    萬年介壽,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寵周臣之宴。
    頌聲交作,協氣橫流。
    與天同心,為民立命。

    80 《蝶戀花》 唐·馮延巳

    窗外寒雞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渾無緒。
    庭際高梧凝宿霧,卷簾雙鵲驚飛去¤
    屏上羅衣閑繡縷,一晌關情,憶遍江南路。
    夜夜夢魂休謾語,已知前事無情處。

    * 關于金縷衣的詩詞 描寫金縷衣的詩詞 帶有金縷衣的詩詞 包含金縷衣的古詩詞(2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