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金繩的詩詞(293首)

    21 《寄題廬山二林寺》 唐·無可

    廬岳東南秀,香花惠遠蹤。
    名齊松嶺峻,氣比沃州濃。
    積岫連何處,幽崖越幾重。
    雙流湓隱隱,九派棹憧憧。

    22 《遇葉進士》 唐·貫休

    文章擬真宰,儀冠冷如璧。
    山寺偶相逢,眼青勝山色。
    氣隆多慷慨,語澹無他力。
    金繩殘果落,竹閣涼雨滴。
    自愧龍鐘人,見此沖天翼。

    詠物牡丹贊美

    23 《對雪寄新定馮使君二首》 唐·貫休

    仙掌空思歸未能,焚香冥目對殘燈。
    豈知瑞雪千山合,空覺春寒半夜增。
    翳月素云埋粉堞,堆巢孤鶴下金繩

    24 《朝丹霞》 宋·高似孫

    畫琳瑯兮黃金繩,帝監觀兮燕清寧。
    聞不聞兮皦無際,毛發竦兮心為冰。

    25 《量葺圣壽寺》 宋·齊唐

    建中天子寄彌綸,筑隱商巖舊葉存。
    麟筆有文藏冊府,駟車流慶屬衡門。
    金繩實構新空界,劍樹真游接古愿。
    藐矣諸孫愧前躅,脫身仍謝北山猿。

    26 《護國寺》 宋·錢惟濟

    穹窿臺岳壓重溟,中起青鴛接福庭。
    新好天花經雨墜,清涼甘露隔宵零。
    金繩界道連飛布,碧樹周阿繞翠屏。
    異日功成解纓去,佇期同擷五芝馨。

    27 《宮詞》 宋·王仲修

    萬戶千門入建章,金繩界路柳絲黃。
    和風偏度樂聲細,晴日自隨宮泉長。

    28 《寄金繩院正因大師》 宋·薛奎

    僧中憶藝本超群,釋氏蒙求見討論。
    儒行合為文暢侶,詩名雅作貫休孫。
    心燈久已傳宗意,命服仍嘗錫帝恩。
    宴坐栴檀消篆字,眼前闤阓任囂喧。

    29 《石林庵》 明·聞谷禪師

    覺道金繩絕?開,半空花雨濕樓臺。
    長林怪石皆龍象,曾受生公記縳來。

    30 《夢至成都悵然有作》 宋·陸游

    宦途元不羨飛騰,錦里豪華壓五陵。
    紅袖引行游玉局,華燈圍坐醉金繩
    階前汗血洮河馬,架上霜毛海國鷹。
    世事轉頭誰料得,一官南去冷如冰。

    31 《六州》 宋·無名氏

    承圣緒,垂意在升平。
    驅貔虎,策豪英。
    號令肅天兵。
    四方無復羽書征。

    32 《周五聲調曲 羽調曲 四》 南北朝·庾信

    定律零陵玉管。
    調鐘始平銅尺。
    龍門之下孤桐。
    泗水之濱鳴石。

    33 《朝謁應天神御瞻仰壯麗退憩齋房作》 宋·宋庠

    云構崔嵬敞梵筵,皇家基運此興先。
    如存不改當陽坐,善護常開種福田。
    四徹金繩規寶所,九衢瓊樹宿非煙。
    須知補舊延洪意,重數仙人拂石年。

    34 《呈尤侍郎陸禮部》 宋·張镃

    今春少晴天,雨聲常綿延。
    曉來羲車展云出,射我屋瓦生蒼煙。
    憶昔既冠時,壯志平幽燕。
    先王手扶太極起,余事未竟騎星躔。

    35 《天下第二鐘歌》 宋·艾性夫

    瀕江破寺如膠舟,大鏞露立寒颼颼。
    金繩鐵紐作斷綆,土花苔碧生欒頭。
    我來摩挲考歲月,僂指落落三百秋。
    想當營度欲鼓火,野鬼夜哭山精愁。

    36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玉麟麟,鐵昆侖。
    金繩在渠手,歸步月黃昏。

    37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淵默之津,皓然之色。
    混處功齊,細看轉側。
    昆侖脫手黃金繩,鼻孔累垂收不得。

    38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
    白云功盡青山秀,青山路轉白云迎。
    不曾死,不曾生。
    金繩拽轉泥牛鼻,半夜驅來海上耕。

    39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虛空借得作身,萬象相隨為伴。
    縱橫人道十成,點檢誰知一半。
    看看青山崢嶸,白云零亂。
    里許牧童歸未歸,鐵牛一掣金繩斷。

    40 《與楷知倉》 宋·釋正覺

    米坊能者較些些,七百僧中獨作家。
    半夜傳來衣有據,機前收得鏡無瑕。
    祖師只麼閑舂碓,若子如今莫撒沙。
    古井先秋念枯冷,金繩釣出玉蝦蟆。

    * 關于金繩的詩詞 描寫金繩的詩詞 帶有金繩的詩詞 包含金繩的古詩詞(2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