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金爐的詩詞(978首)

    601 《夏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五月江吳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
    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

    田園寫景勞動生活組詩

    602 《小重山·秋到長門秋草黃》 唐·薛昭蘊

    秋到長門秋草黃。
    畫梁雙燕去,出宮墻。
    玉簫無復理霓裳。
    金蟬墜,鸞鏡掩休妝。
    憶昔在昭陽。
    舞衣紅綬帶,繡鴛鴦。
    至今猶惹御爐香。
    魂夢斷,愁聽漏更長。

    秋天追憶同情

    603 《鷓鴣天·候館燈昏雨送涼》 金朝·元好問

    候館燈昏雨送涼,小樓人靜月侵床。
    多情卻被無情惱,今夜還如昨夜長。
    金屋暖,玉爐香。
    春風都屬富家郎。
    西園何限相思樹,辛苦梅花候海棠。

    羈旅相思

    604 《更漏子·三十六宮秋夜水》 五代·歐陽炯

    三十六宮秋夜水,露華點滴高梧。
    丁丁玉漏咽銅壺,明月上金鋪。
    紅線毯,博山爐,香風暗觸流蘇。
    羊車一去長青蕪,鏡塵鸞影孤。

    宮廷懷古

    605 《論詩三十首·二十六》 金朝·元好問

    金入洪爐不厭頻,精真那計受纖塵。
    蘇門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詩百態新?

    評論組詩

    606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607 《鷓鴣天·碧藕花開水殿涼》 宋·晏幾道

    碧藕花開水殿涼,萬年枝外轉紅陽。
    升平歌管隨天仗,祥瑞封章滿御床。

    金掌露,玉爐香,歲華方共圣恩長。
    皇州又奏圜扉靜,十樣宮眉捧壽觴。

    608 《洞仙歌·三竿日出》 清·朱彝尊

    三竿日出,愛調妝人近。
    鳧藻熏爐正香潤。
    看櫻桃小注,桂葉輕描。
    圖畫里只少耳邊朱暈。

    609 《華陽吟三十首》 宋·白玉蟾

    片餉工夫煉汞池,一爐猛火夜燒天。
    忽然神水落金井,打合靈砂月樣圓。

    610 《聒龍謠·紫闕苕嶢》 宋·趙佶

    紫闕苕嶢,紺宇邃深,望極絳河清淺。
    霜月流天,鎖穹隆光滿。
    水精宮、金鎖龍盤,玳瑁簾、玉鉤云卷。
    動深思,秋籟蕭蕭,比人世、倍清燕。

    611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612 《鷓鴣天·步障移春錦繡叢》 宋·無名氏

    步障移春錦繡叢。
    珠簾翠幕護春風。
    沈香甲煎薰爐暖,玉樹明金蜜炬融。
    車流水,馬游龍。
    歡聲浮動建章宮。
    誰憐此夜春江上,魂斷黃梁一夢中。

    613 《情詩》 魏晉·徐干

    高殿郁崇崇,廣廈凄泠泠。
    微風起閨闥,落日照階庭。
    踟躇云屋下,嘯歌倚華楹。
    君行殊不返,我飾為誰容。

    614 《送僧歸護國寺》 宋·錢惟演

    曹溪有真嗣,是名大知識。
    得法三十年,堂堂坐巖石。
    忽徇云璽招,暫屈冥鴻翼。
    褰裳度王城,夙駕來軍壁。

    615 《紅窗怨》 宋·劉翰

    啼鶯喚起紗窗夢,紅日滿簾花影弄。
    翠屏香字冷薰爐,羅衣疊損金泥鳳。
    去年君去燕歸時,今日燕來君未歸。
    欲把相思挑錦這,夜寒懶上鴛鴦機。
    起來翠袖香羅薄,東風滿地桃花落。

    616 《玄明宮行》 明·何景明

    君不見玄明宮中滿荊棘,昔日富貴今寂寞。
    祠園復為中貴取,遺構空傳孽臣作。
    雄模壯麗臨朝廷,遠勢連袤跨城郭。
    憶昨己巳年來事,秉權自倚薰天勢。

    617 《送僧歸護國寺》 宋·李遵勗

    雷海譚音出世雄,臺巖香社冠禪叢。
    紅爐點雪靈機密,翠徑斑苔道步通。
    珠水濾羅晨漱凈,豉莼縈筯午齋豐。
    歸帆已應王臣供,金地天龍繞舊宮。

    618 《劍聯句》 宋·滕宗諒

    圣人作神兵,以定天下厄。
    蚩憂發靈機,干將構雄績。
    橐籥天地開,爐治陰陽闢。
    南帝輸火精,古皇降金液。

    619 《龍多仙》 宋·劉望之

    金船載山知有無,大千浮空佛所書。
    何人夜繼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發晴涪水現,翠鳳下曉巴山趨。
    亮哉何邦實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620 《西江月·歲貢來從玉壘》 宋·程珌

    歲貢來從玉壘,天恩拜賜金奩。
    春風一朵紫云鮮。
    明月輕浮盞面。
    想見清都絳闕,雍容多少神仙。
    歸來滿袖玉爐煙。
    愿侍年年天宴。

    * 關于金爐的詩詞 描寫金爐的詩詞 帶有金爐的詩詞 包含金爐的古詩詞(9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