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金掌的詩詞(521首)

    421 《贈陳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風起白蘋,從前湖海幾酸辛。
    感今懷古無限事,拄頰閑思一愴神。
    瓊窟先生鼓玉琴,一調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風黃葉為知音。

    422 《代書戲祖龍圖》 宋·邵雍

    祖兄同甲申,二十七日長。
    無怨可低眉,有歡能抵掌。
    交情日更深,道義久相尚。
    但欠書丹人,黃金八百兩。

    423 《侍皇太子釋奠宴詩》 南北朝·沈約

    尊學尚矣。
    道亦遐哉。
    啟圖觀秘。
    辟苑興才事高東序。

    424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戰城南二首》 唐·貫休

    萬里桑乾傍,茫茫古蕃壤。
    將軍貌憔悴,撫劍悲年長。
    胡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強。
    邯鄲少年輩,個個有伎倆。

    425 《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 宋·晁補之

    君不見少陵翁,昔時亦厭在泥滓。
    青鞋布襪翁自喜,上關流水入城來。
    青蘋之末風未已,駕言出游我無酒。
    張侯為致尊中旨,可憐筑室寧封池。

    426 《白須》 宋·蘇轍

    中歲謬學道,白須何由生。
    故人指我笑,聞道未能行。
    我笑謝故人,唯唯亦否否。
    老聃古道師,白發生而有。

    427 《送毛君致仕還鄉》 宋·蘇轍

    古人避世事,豈問家有無。
    但言鴻鵠性,不受樊籠拘。
    公家昔盛時,阡陌連三衢。
    食廩濟寒餓,婚嫁營羈孤。

    428 《寄贈華山致仕韓見素》 宋·魏野

    盡垂華發戀金門,獨乞懸車未五旬。
    清世一般為隱逸,碧霄兩處應星辰。
    繡衣脫下寧妨貴,錦帳眠來不稱貧。
    瀟灑易添新道氣,光陰難改舊風神。

    429 《次韻和李光丞見惠長絛之什》 宋·楊億

    貂裘已敝洛陽塵,空有隱家漉酒巾。
    雙闕金章奉朝請,小齋紗帽齊天真。
    久持梵行稱居士,猶掌王言作侍臣。
    惠我長絛識君意,欲教蓮社伴遺民。

    430 《慎大詹以吳柑見貺》 宋·楊億

    龍陽休說木奴洲,震澤黃柑占上流。
    承露玉漿仙掌曙,亞霜金顆洞庭秋。
    香黏素手吳娃麗,泠滌朝酲楚客愁。
    應似荔支催入貢,隨河飛鳥逐鳴騶。

    431 《蘇寺丞維甫知簡州陽安縣兼攜家之任》 宋·楊億

    神雞縹碧馬金精,西海桑田一掌平。
    苜蓿度關風漸勁,莓苔登棧雨新晴。
    琴齋盡室無歸夢,錦里當壚奈宿酲。
    麈柄清談且為政,莫貪蒟醬學論兵。

    432 《建溪十詠其七大中塔》 宋·楊億

    雞園開凈土,雁塔倚寒空。
    風鐸和清梵,晴幡映彩虹。
    香花傾海國,金碧擬天宮。
    絕頂登臨處,谿山一掌中。

    433 《送程公辟使江西》 宋·曾鞏

    程侯昔使西山下,金印出懷光滿把。
    坐馳雷電破奸伏,力送春陽煦鰥寡。
    袴襦優足遍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訟庭終日自虛曠,德宇平生本瀟灑。

    434 《送沈信臣赴試南宮五首》 宋·韓元吉

    仆射吳興自世家,乃翁勛業著金華。
    似聞玉座詢名字,會伏青蒲掌白麻。

    435 《食田螺》 宋·韓元吉

    幾年客勾吳,盤饌索無有。
    鯹鹹咀彭蜞,臭腐羹石首。
    牛心與熊掌,夢寐不到口。
    朅來靈山下,空腸尚雷吼。

    436 《平生八見女而存者五人比又得女少稷作詩寬次》 宋·韓元吉

    漸老思似續,撫懷良惘然。
    空余歲寒心,凜凜松柏堅。
    平生孔明婦,貧賤房且專。
    生女不生男,造物寧我偏。

    437 《南鄉子·香雪碎團團》 宋·劉辰翁

    香雪碎團團。
    便合枝頭帶露餐。
    笑倒那人和玉屑,金丹。
    不在仙人掌上盤。
    千樹碧闌干。
    山崦朱門夢里殘。
    花下主人都在此,誰看。
    天上人間一樣寒。

    438 《水龍吟 白蓮》 宋·張炎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濕金盤露。
    輕妝照水,纖裳玉立,飄飖似舞。
    幾度消凝,滿湖煙月,一汀鷗鷺。
    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

    439 《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 宋·張元干

    書嘗手校輿地圖,上下千載鉛黃朱。
    斯人魁磊豈假此,愿見克復東西都。
    胸中遠略指諸掌,表里拄腹撐腸書。
    深知禍起取幽薊,頗覺氣王吞青徐。

    440 《謝邕倅寄佛面杖》 宋·朱翌

    自得閑居樂,欣聞隱具來。
    杖頭觀佛面,掌內化龍才。
    行變黃金色,依然滿月開。
    從今不妄出,留上妙高臺。

    * 關于金掌的詩詞 描寫金掌的詩詞 帶有金掌的詩詞 包含金掌的古詩詞(5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