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金堆的詩詞(489首)
261
《游洞庭》 明·蘭江濋公
我有山水癖,周游訪遺跡。
春宵宮畔住多時,對面翠峰參天直。
偶乘飛云到上頭,上頭佛屋依云陬。
庭前老樹作僧立,井中神物為人游。
264
《鶴林詩》 明·劉綱
鶴林羽士金門客,舊辟丹房煉瓊液。
手栽千樹虬髯松,坐對兩山虎頭石。
白云晝靜豁巖扉,濕翠滿階生紫芝。
瑤琴自奏澗湍響,銀河直掛瀑泉飛。
265
《放歌行》 明·劉績
銅駝故國風煙慘,譜牒煌煌猶可覽。
軍壁焚燒紀信車,諫臺攀折朱云檻。
當時圭組盛蟬聯,世澤相承五百年。
城中甲第連云起,樓上歌鐘鎮日懸。
266
《善權洞》 明·陸師道
善卷讓位尋丹丘,逍遙居此巖之幽。
玉山寶房開瑰麗,茅茨土階寧足留。
重巖磅礴啟三洞,下為邃室高為樓。
樓疑蜃氣化成闕,丹青繚繞虹霓浮。
267
《石城曲題采蓮圖》 明·陸師道
秦淮水綠芙蓉明,玄武湖邊煙艇橫。
香風翠袖暮云亂,落日新妝紅浪驚。
城隅濠曲歌聲起,卻寄愁心棹謳里。
恨不相攜桃葉渡,心知同在長干住。
268
《鹽蟹數枚寄段攝中誼齋》 明·宋訥
無腸公子舊知名,風味非糟亦自清。
祇言海霜肥郭索,須勞野火照橫行。
兩鰲白雪堆盤重,一殼黃金上箸輕。
公退避寒應買酒,獻芹毋笑野人誠。
269
《酬蔣逸人連日觀花之會》 明·孫作
照坐金沙笛里開,青春兩度為花來。
紅妝初見三千指,錦繡重添一萬堆。
細雨流霞移曲檻,東風落日坐平臺。
深紅淺白俱情稱,醉后題詩記此回。
270
《南旺挑河行》 明·謝肇淛
堤遙遙,河彌彌,分水祠前卒如蟻。
鶉衣短發行且僵,盡是六郡良家子。
淺水沒足泥沒骭,五更疾作至夜半。
夜半西風天雨霜,十人八九趾欲斷。
272
《看帆二首》 明·虞堪
一日幾番云作陣,百年都若蟻旋堆。
南金逐翠登燕埒,北罽隨貂到楚臺。
采藥已將童女去,浣紗曾送美人來。
名奔利役何休歇,日落長天數去回。
273
《落花(七首)》 明·羽素蘭
一憑風勢自徘徊,吹墮東籬成錦堆。
無語對人羞糞土,有情留別向莓苔。
掉頭猶望君王幸,舞袖還隨歌扇開。
誰道趙家身似燕,不飛金屋委塵埃。
¤
274
《題美人春睡圖》 明·袁宗
東風小院闌干曲,滿地梨花涴香玉。
金囟晝靜燕初閑,火養沉煙一絲綠。
美人消瘦桃花肌,春腰玉減一尺圍。
碧紗帳小蟬翅薄,睡損舞裙金縷衣。
276
《秋日湖中》 明·張輿
風波千頃畫船開,吹近芙蓉影里來。
倒卷彩霞翻舞袖,斜飛白雨溢行杯。
總宜園冷花無主,蘇小墳空草作堆。
為倩金戈揮落日,秋聲莫向樹頭催。
277
《春日游華山》 明·趙貞吉
望華山,迢迢千仞不可攀。
青蓮削玉浮云外,白雪堆鹽翠靄間。
翠靄浮云度飛鳥,黃塵青鏡春風曉。
銀甲彈箏芳草傍,金槽壓酒垂楊道。
278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79
《蕓閣初夏即事》 明·朱有燉
玉階槐影綠陰陰,長日清閑罷撫琴。
滿架酴飐如散雪,一畦萱草似堆金。
詩因中酒多隨意,棋為饒人不用心。
蕓閣晚涼清興發,兔毫新試寫來禽。
280
《太華觀》 唐·李白
厄磴層層上太華,白云深處有人家。
道童對月閑吹笛,仙子乘云遠駕車。
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纏樹似騰蛇。
曾聞玉井金河在,會見蓬萊十丈花。
* 關于金堆的詩詞 描寫金堆的詩詞 帶有金堆的詩詞 包含金堆的古詩詞(4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