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野靄的詩詞(186首)

    41 《同韓侍郎游鄭家池吟詩小飲》 唐·白居易

    野艇容三人,晚池流浼浼。
    悠然依棹坐,水思如江海。
    宿雨洗沙塵,晴風蕩煙靄。
    殘陽上竹樹,枝葉生光彩。

    42 《宿普濟寺》 唐·劉得仁

    京寺數何窮,清幽此不同。
    曲江臨閣北,御苑自墻東。
    廣陌車音急,危樓夕景通。
    亂峰沉暝野,毒暑過秋空。

    43 《沅江漁者》 唐·李群玉

    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鮮野菜桃花飯。
    長歌一曲煙靄深,歸去滄江綠波遠。

    44 《沅江漁者》 唐·李群玉

    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鮮野菜桃花飯。
    長歌一曲煙靄深,歸去滄江綠波遠。

    45 《宿灃曲僧舍》 唐·溫庭筠

    東郊和氣新,芳靄遠如塵。
    客舍停疲馬,僧墻畫故人。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
    更想嚴家瀨,微風蕩白蘋.

    46 《自黔中東歸旅次淮上》 唐·李頻

    行旅本同愁,黔吳復阻修。
    半年方中路,窮節到孤舟。
    夕靄垂陰野,晨光動積流。
    家山一夜夢,便是昔年游。

    47 《記事》 唐·陸龜蒙

    本作漁釣徒,心將遂疏放。
    苦為饑寒累,未得恣閑暢。
    去年十二月,身住霅溪上。
    病里賀豐登,雞豚聊饋餉。

    48 《寄懷華陽道士》 唐·陸龜蒙

    華陽門外五芝生,餐罷愁君入杳冥。
    遙夜獨棲還有夢,昔年相見便忘形。
    為分科斗親鉛槧,與說蜉蝣坐竹欞。

    49 《奉酬襲美苦雨見寄》 唐·陸龜蒙

    松篁交加午陰黑,別是江南煙靄國。
    頑云猛雨更相欺,聲似虓號色如墨。
    茅茨裛爛檐生衣,夜夜化為螢火飛。

    50 《富貴曲》 唐·李咸用

    畫藻雕山金碧彩,鴛鴦疊翠眠晴靄。
    編珠影里醉春庭,團紅片下攢歌黛。
    革咽絲煩歡不改,繳絳垂緹忽如晦。

    51 《和吳處士題村叟壁》 唐·李咸用

    因閱鄉居景,歸心寸火然。
    吾家依碧嶂,小檻枕清川。
    遠雨籠孤戍,斜陽隔斷煙。
    沙虛遺虎跡,水洑聚蛟涎。

    52 《中秋月》 唐·方干

    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當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瑩,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53 《春深獨行馬上有作》 唐·唐彥謙

    日烈風高野草香,百花狼藉柳披猖。
    連天瑞靄千門遠,夾道新陰九陌長。
    眾飲不歡逃席酒,獨行無味放游韁。
    年來與問閑游者,若個傷春向路旁。

    54 《訪姨兄王斌渭口別墅》 唐·鄭谷

    枯桑河上村,寥落舊田園。
    少小曾來此,悲涼不可言。
    訪鄰多指冢,問路半移原。
    久歉家僮散,初晴野薺繁。

    55 《華山》 唐·鄭谷

    峭仞聳巍巍,晴嵐染近畿。
    孤高不可狀,圖寫盡應非。
    絕頂神仙會,半空鸞鶴歸。
    云臺分遠靄,樹谷隱斜暉。

    56 《江南行》 唐·許晝

    江南蕭灑地,本自與君宜。
    固節還同我,虛心欲待誰。
    澗泉傍借響,山木共含滋。
    粉膩蟲難篆,叢疏鳥易窺。

    57 《述懷二十韻獻覃懷相公》 唐·李洞

    帝夢求良弼,生申屬圣明。
    青云縣器業,白日貫忠貞。
    靄靄隨春動,忻忻共物榮。
    靜宜浮競息,坐覺好風生。

    58 《晚秋同何秀才溪上》 唐·伍喬

    閑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過林煙。
    期收野藥尋幽路,欲采溪菱上小船。
    云吐晚陰藏霽岫,柳含馀靄咽殘蟬。
    倒尊盡日忘歸處,山磬數聲敲暝天。

    59 《題僧院紫竹》 唐·陳陶

    喜游蛟井寺,復見炎州竹。
    杳靄萬丈間,嘯風清獨速。
    江南正霜霰,吐秀弄顓頊。
    似瑞驚堅貞,如魔試金粟。

    抒情

    60 《和西江李助副使早登開元寺閣》 唐·陳陶

    虛豁登寶閣,三休極層構。
    獨立天地間,煙云滿襟袖。
    鰲荒初落日,劍野呈綺繡。
    秋檻祝融微,陰軒九江湊。

    * 關于野靄的詩詞 描寫野靄的詩詞 帶有野靄的詩詞 包含野靄的古詩詞(1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