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野鋤的詩詞(206首)

    61 《鄂渚招王昌齡張僨》 唐·常建

    刈蘆曠野中,沙上飛黃云。
    天晦無精光,茫茫悲遠君。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
    春雁又北飛,音書固難聞。

    62 《翻經臺白蓮池》 宋·包信

    野蔓高臺下,前朝記不誣。
    金文翻古偈,漢字變胡書。
    彩線風飄斷,緗簾火燼馀。
    破云開白日,穿水照芙蕖。
    科斗頻更改,庵園幾遍鋤。
    真門兼逸韻,兩欲慕相如。

    63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頫

    東風吹原野,地凍亦已消。
    早覺農事動,荷鋤過相招。
    遲遲朝日上,炊煙出林梢。
    土膏脈既起,良耜利若刀。

    64 《答梅圣俞問隱》 宋·謝絳

    圣俞一幅書,間我小隱居。
    小隱詎有異,筑室數畝馀。
    巖壑不峻崒,田園非美腴。
    所欲近丘墓,歲時來掃除。

    65 《嘲仲益》 宋·鄒浩

    低簾廕茅竹,陋如野人居。
    夫子莞爾笑,曰此真吾廬。
    庭前郁喬木,庭后猶榛蕪。
    芟削隨手凈,春蘭殖扶疏。

    66 《梁父吟》 宋·葉適

    依大麓之遺址兮,儲后土之神靈。
    樂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潔而薦誠。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禮文。
    卻大輅而御蒲秸兮,惟儉德之是崇。

    67 《長沙勸耕》 宋·真德秀

    使君元起自鋤犂,田野辛勤事總知。
    要為爾民除十害,肯容苛政奪三時。

    68 《疏屋詩為曹云西作》 宋·邵桂子

    草菜可食,總名曰疏。
    品題有圃,樹藝有書。
    衡縱町畦,周繞屋廬。
    繚以樊垣,經父溝渠。

    69 《余避地千金圩屢游殳史兩山酒酣興發賦詩一首》 明·貝瓊

    神人夜割蓬萊股,蒼然尚作青獅舞。
    殳基得道此飛騰,煙火千家自成塢。
    前年盜起官軍下,存者如星才四五。
    我來欲置讀書床,出入未愁穿猛虎。

    70 《山居十三首》 宋·蔡格

    野花幽草滿庭除,生意綿綿接太虛。
    獨坐空齋無一事,呼童三徑樂教鋤。

    71 《閑游》 宋·蔡沆

    緩步荒郊外,杖藜看耨鋤。
    蓑衣蒙短褐,野飯摘殘苡。
    雨過苗花濕。
    云深草樹疏。
    敲門無犬吠,何處覓樵漁。

    72 《送鄭嚴州四首》 宋·陳鑒之

    嚴山少平田,嚴俗稀惰民。
    書生坐黃堂,肯詫硎刃新。
    定以清凈化,坐嘯物自春。
    綠野人荷鋤,使君聊岸巾。

    73 《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宋·陳襄

    我愛仙居好,園池日退居。
    馴禽來鶴鶴,野水進徐徐。
    草樹通樵采,桑麻有老鋤。
    猶言民未樂,更待寢刑書。

    74 《拂云亭》 宋·洪興祖

    黃云收盡綠針齊,江北江南水拍堤。
    野老扶攜相告語,兒童今始識鋤犁。

    75 《南豐道中》 宋·黃文雷

    此路通南國,于今人少行。
    遺民依廟住,曠野用鋤耕。
    古木刀痕熟,空山鬼炎驚。
    猶聞宿師處,倉猝又招兵。

    76 《唐孝子張常洧義臺》 宋·苗昌言

    義臺屹立尚千秋,褒詔曾宣李鄴侯。
    古碣不教蒼蘚蝕,高原惟見夕陽流。
    耕夫鋤自將芝護,野客衣還伴鶴游。
    一樣荒墳偏起敬,孝思耿耿至今留。

    77 《寄畊綠》 宋·王梅窗

    孤坐忽嘆息,故優闊疏。
    別三來個月,不得一封書。
    晴雪添巖瀑,寒冰冱野蔬。
    何時分席地,與爾共耕鋤。

    78 《春日田園雜興二首》 宋·魏新之

    野景入時務,東風劚滿鋤。
    笛聲牛出后,酒味燕來初。
    谷種天心在,桑枝帝澤余。
    紅塵幾飛鞚,肯信有農書。

    79 《至道宮》 宋·葉林

    猶存巨鑊記熙豐,翠藹春深古路通。
    千百舂鋤一株樹,野田飛下雪花風。

    80 《梅花引·耨銀云》 宋·余觀復

    耨銀云,鋤璧月,栽得寒花寄愁絕。
    陽和一點來天要,春滿江南誰漏泄。

    * 關于野鋤的詩詞 描寫野鋤的詩詞 帶有野鋤的詩詞 包含野鋤的古詩詞(2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