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野路子的詩詞(494首)
441
《昔游詩 其九》 宋·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馬渡。
渡頭何清深,鴻鵠在高樹。
白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門不可見,但聞水聲怒。
442
《昔游詩》 宋·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馬渡。
渡頭何清深,鴻鵠在高樹。
白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門不可見,但聞水聲怒。
444
《感懷二十四首》 明·劉基
啾啾草間雀,日隨黃口飛。
爭先赴稻粱,寧顧野人機。
便便善柔子,懷利近相依。
但慕春荑好,不見秋霜霏。
驅車逐走鹿,中路忘所歸。
豈不愛其躬,天命心與違。
古道今已矣,感寤空涕欷。
445
《白頭母吟》 明·楊基
白頭母,烏頭婦,婦姑啼寒抱雙股。
婦哭征夫母哭兒,悲風吹折庭前樹。
家有屋,屯軍伍,家家有兒遭殺虜。
越女能嘲楚女詞,吳人半作淮人語。
446
《夢綠軒(有序)》 明·楊基
余與徐君幼文同謫鐘離,結屋四楹,幼文居東楹,余居西
楹。
又嘗賦詩曰:“夢里綠陰幽草,畫中春水人家。
何處江南風景,鶯啼小雨飛花。
447
《上峨橋早行》 宋·陳造
一從箠楚替陳編,漸慣山行野店眠。
白氈風霜雞唱后,黃塵岐路馬蹄前。
光陰付我千莖雪,伏臘何時二頃田。
寄語淮鄉隱君子,浪言梅福是神仙。
448
《石鼓寺晚歸》 宋·李新
野鳥音喧豗,蒼欒翠轇轕。
冷光雪色陵云端,亂流江勢侵天末。
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龍暗搖恬。
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煙寒不起。
阿昕愛山定忘返,我已興窮歸路晚。
悲風鳴雁一聲聲,眸寒更覺江城遠。
450
《再和》 宋·吳芾
嗟我性拙疏,平生好泉石。
好景與良辰,風清并月白。
必對佳友朋,一尊陶永夕。
雅志在輕肥,生笑公西赤。
451
《題陰山七騎圖》 宋·李石
回巖客子賣墨人,諸孫賣筆筆有神。
墨翁已入蓬萊殿,筆孫有愧中書君。
邇來小孫兼好畫,兩幅溪藤七匹馬。
虎狼避路狐免藏,逆風吹沙霜滿野。
452
《謝葉處士寫照》 宋·樓鑰
老我舊曾官日邊,隨眾年除仍歲遷。
母子日夜念鄉國,但欲共耕綿上田。
葉君寫照妙一世,畫我形模在山水。
有如虎頭貌幼輿,正合置之巖石里。
453
《宜春道中》 宋·廖行之
路轉溪回幾曲村,溪頭流水去渾渾。
農忙野叟朝耕隴,蠶老人家晝掩門。
游子漫憐春色晚,故園應想綠陰繁。
歸歟屈指無多日,夜雨團欒酒一尊。
454
《和楊仲才歸途秋郊即事》 宋·虞儔
馬上西風著面涼,翩翩烏帽更低昂。
晚晴是處鴉聲喜,秋熟連阡禾穗香。
穉子候門應自語,征夫指路未渠忙。
歇鞍野店誰為伴,自買村醪一舉觴。
456
《舊懸道中二首》 宋·趙蕃
綠樹依平岸,平波映綠蕪。
中分雖有路,四極卻成湖。
艇子時三兩,漁村定有無。
誰其為題作,東野覓詩圖。
* 關于野路子的詩詞 描寫野路子的詩詞 帶有野路子的詩詞 包含野路子的古詩詞(4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