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野路子的詩詞(494首)
361
《和剡縣陳明府登縣樓》 唐·方干
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樹木映窗欞。
煙霞若接天臺地,分野應侵婺女星。
驛路古今通北闕,仙溪日夜入東溟。
彩衣才子多吟嘯,公退時時見畫屏。
362
《惆悵詩十二首》 唐·王渙
八蠶薄絮鴛鴦綺,半夜佳期并枕眠。
鐘動紅娘喚歸去,對人勻淚拾金鈿。
李夫人病已經秋,漢武看來不舉頭。
得所濃華銷歇盡,楚魂湘血一生休。
363
《塞上》 唐·黃滔
掘地破重城,燒山搜伏兵。
金徽互嗚咽,玉笛自凄清。
使發西都聳,塵空北岳橫。
長河涉有路,曠野宿無程。
364
《姑蘇懷古》 唐·李中
闔閭興霸日,繁盛復風流。
歌舞一場夢,煙波千古愁。
樵人歸野徑,漁笛起扁舟。
觸目牽傷感,將行又駐留。
368
《韶陽微公》 唐·齊己
曲江晴影石千株,吾子思歸夢斷初。
有信北來山疊疊,無言南去雨疏疏。
祖師門接園林路,丞相家同井邑居。
閑野老身留得否,相招多是秀才書。
369
《括賀新涼》 宋·林正大
環滁皆山也。
望西南、蔚然深秀,者瑯邪也。
泉水潺潺峰路轉,上有醉翁亭也。
亭、太守自名之也。
370
《西平樂》 宋·楊澤民
圃韭畦蔬,嫩雞野臘,鄰醞稚子能賒。
羅幕新裁,畫樓高聳,松梧柳竹交遮。
應便作歸休計去,高揖淵明,下視林逋,到此如何,又走風沙。
都為啼號累我,思量事、未遂即咨嗟。
371
《烏鎮酒舍歌》 明·瞿佑
東風吹雨如吹塵,野煙漠漠遮游人。
須臾云破日光吐,綠波蹙作黃金鱗。
落花流水人家近,鴻雁鳧瑽飛陣陣。
一雙石塔立東西,舟子傳言是烏鎮。
372
《度東山嶺》 明·程敏政
石橋駐馬問田翁,一塢深深隔樹東。
帝子閣前沙似粟,野神祠下路如弓。
疏松古澗風微動,細草陰厓雪半融。
回望紅塵才數里,不知身在亂山中。
374
《葛仙茗園》 宋·胡融
絕巘匿精廬,蒼煙路孤迥。
草秀仙翁園,春風坼幽茗。
野僧四五人,腦紺瞳子炯。
攜壺汲飛瀑,呼我烹石鼎。
375
《游寺云觀》 宋·劉應龍
雨絕春風和,沉棲慕遐矚。
野火開叢荊,遙岑路徑熟。
極頂如掌平,群峰四環矗。
人言古觀基,突兀此有屋。
376
《火后寄詮老》 宋·木待問
攙槍墮九宵,列缺亂阡陌。
西城若黔廬,東墟已堆甓。
幽棲僅容膝,隱市意自適。
天公不我相,同此編戶厄。
377
《哀三城》 宋·釋居簡
歲逢虎牛禍折萌,蕩蕩蜀道猶可評。
嗾奸反正善其計,振槁拉枯徒勻勸。
初雖覆杯可撲減,終焉決海難為平。
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
378
《高陵篇(并序)》 明·張紳
道旁鬼鏃飛神叢,狂客賊我人中龍。
有兒十七心膽雄,意氣奄有江之東。
臍然未熄炎精委,四海英雄為時起。
十年血戰不成功,破面安能作天子。
379
《憶別》 宋·鄭克已
憶別富公子,山桃兩度花。
人情皆念舊,客路如家。
野草連天闊,重山抱日斜。
寄書無過雁,愁眼眩飛鴉。
380
《山中》 明·廖孔說
山中野菜不須錢,紫筍黃精滿路邊。
自古采薇皆可飽,況能服術亦成仙。
桃盈籃子歸來緩,枕著鋤頭到處眠。
況有雪花稱美味,未勞種植過年年。
* 關于野路子的詩詞 描寫野路子的詩詞 帶有野路子的詩詞 包含野路子的古詩詞(4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