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野屋的詩詞(921首)
841
《訪山中友》 宋·趙汝鐩
披荊踏石訪山友,野鳥驚人鬧枯柳。
牧童為我通姓名,一笑相迎鶴發叟。
結茅倚巖屋數間,塵埃辟易不用帚。
竹廚貯書維四五,土壁黏碑分左右。
842
《訪友人溪居》 宋·趙汝鐩
數間屋子壓溪光,百十喬松列翠行。
鶴為聽琴朱頂側,鴨皆睡日綠頭藏。
后園遣仆鋤冬筍,隔岸尋僧度野航。
天色黃昏歸已晚,苦留夜話對胡床。
843
《寄留夢炎》 宋·許月卿
山屋好中秋,中齋炯在眸。
中流誰砥柱,野水卻孤舟。
上意甘盤甚,來遲季子留。
愿毋淹獨樂,留相九重休。
844
《重寄留夢炎》 宋·許月卿
安得肉生羽,從公出外游。
同年多契闊,新句孰賡酬。
天玉梅花雪,人寒野水舟。
中齋難醉白,山屋好中秋。
845
《仙壇寺西林》 宋·林景熙
古壇仙鶴杳,野鹿自成群。
松氣浮清曉,經聲出白云。
石穿僧屋過,水到寺門分。
人世無窮事,山中了不聞。
846
《揚州道中》 明·張羽
馬頭津口足風波,歲晏遙乘一傳過。
南渡客來多漢語,下江船去半吳歌。
蕪城總入新編戶,瓜步斜連古漕河。
何處吹簫明月夜,野田茅屋曉煙多。
847
《石鼓歌》 明·李東陽
昔聞石鼓在太學,鼓形穹窿石犖嶨。
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
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
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848
《題邵容城所藏幽松圖》 明·李東陽
種松谿邊長十丈,高云對屋團青障。
中有幽人愛讀書,苧袍紗帽秋蕭爽。
青苔白石坐移時,衡門晏起獨開遲。
山中繁實雨初落,下面垂蘿風倒吹。
849
《寄莊定山》 明·李東陽
六峰東面一江橫,此老逃名竟得名。
山屋到秋驚雨破,野舟終日任潮生。
消愁物已杯中辦,得意詩還枕上成。
三十年前攜手地,寺門斜月晚鐘聲。
850
《移家寄諸丈》 宋·艾性夫
十弓荒圃百弓山,縛草編茅屋兩間。
雞甕不知天廣大,鶴巢已覺地寬閒。
勝心擾擾雙蝸角,畏路巖巖九虎關。
退一步行差得計,野云深處即商顏。
852
《宿洪巖寺》 宋·艾性夫
形枯面冷住山人,仿佛錢塘老惠勤。
寺窶不充黃粟飯,佛寒添繡碧苔紋。
秋聲茅屋三間雨,野色松巖幾樹云。
嚼菜薰香清語久,一燈明來夜將分。
853
《天下第二鐘歌》 宋·艾性夫
瀕江破寺如膠舟,大鏞露立寒颼颼。
金繩鐵紐作斷綆,土花苔碧生欒頭。
我來摩挲考歲月,僂指落落三百秋。
想當營度欲鼓火,野鬼夜哭山精愁。
856
《中春》 宋·陳宓
襲人天氣暄還冷,欲雨窗綃暗復明。
山鳥喜晴乘屋語,野農侵曉荷鋤耕。
不須杯勺勾春叻,幸有詩書愜此生。
桃杏繁枝一回首,爭如松竹伴秋清。
857
《勸學》 宋·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成烜燠。
858
《和趙國興訪蕭氏草堂》 宋·陳文蔚
四野山圍面面屏,何人結屋趣方成。
好風吹過半湖碧,白鳥飛邊一點明。
乘舉半春攜酒約,隔山遙夜讀書聲。
買鄰為愛茅齋近,試倩詩人狀此情。
860
《過清涼寺王參預墓下》 宋·戴表元
江左風流廓廟人,荒境拋與梵宮鄰。
多年羊虎猶眠石,改壁貂蟬祗貯塵。
萬古云山同白骨,一庭花木目青春。
永思陵下猶凄切,廢屋酸風吹野薪。
* 關于野屋的詩詞 描寫野屋的詩詞 帶有野屋的詩詞 包含野屋的古詩詞(9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