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野人方的詩詞(977首)
802
《揭天謠(九首)》 明·周玄
湘人敲鼓迎二真,娃郎苕綰參差塵。
東風剪雪綃綠水,半天斜露葡萄春。
竹根沿花鑄明月,野墳死草泉幽咽。
銅龍玉狗閽重重,東方不高眼穿血。
¤
803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野菊生秋澗,芳心空自知。
無人驚歲晚,惟有暗蛩悲。
花開澗水上,花落澗水湄。
菊衰蛩亦蟄,與汝歲相期。
楚客方多感,秋風詠江蘺。
落英不滿掬,何以慰朝饑。
804
《入峽》 宋·蘇軾
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探。
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
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
余流細不數,遠勢競相參。
805
《戲作種松》 宋·蘇軾
我昔少年日,種松滿東岡。
初移一寸根,瑣細如插秧。
二年黃茅下,一一攢麥芒。
三年出蓬艾,滿山散牛羊。
806
《病中游祖塔院》 宋·蘇軾
紫李黃瓜村路香,烏紗白葛道衣涼。
閉門野寺松陰轉,欹枕風軒客夢長。
因病得閑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
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樽自在嘗。
809
《鍾山西庵白蓮亭》 宋·王安石
山亭新破一方苔,白帝留花滿四隈。
野艷輕明非傅粉,秋光清淺不憑材。
鄉窮自作幽人伴,歲晚誰為靜女媒。
可笑遠公池上客,卻因松菊賦歸來。
812
《送楊驥秀才歸鄱陽》 宋·王安石
客舍風塵弊彩衣,悲吟重見雁南飛。
荊山和氏方三獻,太學何生且一歸。
曠野已寒諳獨宿,長年多難惜分違。
巾箱所得皆幽懿,亦見鄉人為發揮。
813
《入秭歸界》 宋·范成大
山根系馬得漿家,深入窮鄉事可嗟。
蚯蚓祟人能作瘴,茱萸隨俗強煎茶。
幽禽不見但聞語,野草無名都著花。
窈窕崎嶇殊未艾,去程方始問三巴。
816
《春雨》 宋·陸游
細雨吞平野,余寒勒早春。
未增豪飲興,先著苦吟身。
幽徑萱芽短,方橋柳色新。
閉門非為老,半世是閑人。
817
《江村初夏》 宋·陸游
紫葚狼藉桑林下,石榴一枝紅可把。
江村夏淺暑猶薄,農事方興人滿野。
連云麥熟新食面,小裹荷香初賣鮓。
蘋洲蓬艇疾如鳥,沙路芒鞋健如馬。
君看早朝塵撲面,豈勝春耕泥沒踝。
為農世世樂有余,寄語兒曹勿輕舍。
818
《出城至呂公亭按視修堤》 宋·陸游
翠靄橫山澹日升,孤亭聊借曲欄憑。
霜威漸重江初縮,農事方休役可興。
重阜護城高歷歷,千夫在野筑登登。
寓公僅踵前人跡,伐石西山恨未能。
819
《蓬戶》 宋·陸游
蓬戶真堪設爵羅,歲時野老自相過。
人情靜處看方見,詩句窮來得最多。
枕上長歌時激烈,樽前一笑且婆娑。
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820
《中夜投宿修覺寺》 宋·陸游
陸走崔嵬水下瀧,客中更復客它邦。
晚離方井云藏市,夜渡新津火照江。
人語紛紛投野寺,床敷草草寄僧窗。
五更風雨妨歸夢,臥看殘燈吐半缸。
* 關于野人方的詩詞 描寫野人方的詩詞 帶有野人方的詩詞 包含野人方的古詩詞(9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