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重童的詩詞(511首)

    21 《重建峴山羊侯祠歌》 宋·王洙

    襄陽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峴名特尊。
    山形卑墮不峻極,屹若巨首臨江濆。
    大山半空不成霍,絕水闕左非其亹。
    砠巔赑屭戴危石,箕踞曼衍羅芳蓀。

    22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宋·張去惑

    漢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
    因山為城峙險固,一國形勝何高雄。
    嶷然巨首名曰峴,回壓面勢尊且崇。
    東扼迅流疑引翼。

    23 《贈畫師朱叔重》 明·樸隱禪師

    吾邦會稽山水府,萬壑千巖如米聚。
    平生癡絕顧虎頭,道中應接亦良苦。
    至今清響若耶溪,童子山僧惟杜甫。
    近代乃有高尚書,時過云門吐奇語。

    24 《留別西湖兼柬孔文谷萬鹿園趙龍巖田豫陽童南》 明·周詩

    淹薄武林游,重輪忽四望。
    興諧謝客幽,跡類向長放。
    崇嶺遵逶紆,澄湖泛滉瀁。
    蓮剎詣諸天,香臺遍昭曠。

    25 《和微之重感南唐事》 宋·王安石

    叔寶傾陳衍弊梁,可嗟曾不見興亡。
    齋祠父子終身費,酣詠君臣舉國荒。
    南狩皖山非故地,北師淮水失名王。
    天移四海歸真主,誰誘昏童肯用良。

    26 《重游南岳》 宋·范成大

    舍舟得馬如馭氣,步入青松三十里。
    我從蠻嶺瘴煙來,不怕雨云進岳趾。
    憶昔南征款廟庭,往來無恙神所祉。
    當時已有歸田愿,帝臨此習如白水。

    27 《重陽后,半月天氣溫麗,忽變奇寒,晦日大雪》 宋·范成大

    狂飆吹小春,刮面劇劍鋩。
    云氣潑濃墨,午窗變曛黃。
    六花大如掌,浩蕩來無鄉。
    青女正熟睡,不記行新霜。

    28 《詔重修太學詩》 宋·歐陽修

    漢詔崇儒術,虞庠講帝猷。
    叢楹新寶構,萬杵逐歡謳。
    照爛云甍麗,回環壁水流。
    冠童儀盛魯,蒿柱德同周。
    舞翟彌文郁,橫經盛禮修。
    微生聽昕鼓,愿齒夏弦游。

    29 《重送李逢原歸蘇州》 宋·梅堯臣

    吳客歸從楚,霜華著馬蹄。
    倦童持弊橐,呼艇過寒溪。
    索寞區中飯,依稀日午雞。
    張儀猶舌在,不必愧於妻。

    30 《答童》 宋·晁說之

    何敢愛筋力,無勞戒勵重。
    但當知諱字,聞說是邪中。

    31 《釀重陽酒》 宋·蘇轍

    家人欲釀重陽酒,香麴甘泉家自有。
    黃花抱蕊有佳思,金火未調無好手。
    老奴但欲致村酤,小婢爭言試三斗。
    我年七十似童兒,逢節歡欣事從厚。

    32 《送道覺游天童山》 宋·王之道

    小雨新晴接重九,獵獵西風振衰柳。
    二禪過我欲東游,為說偕行得衣友。
    天童老人笑垂手,應問師來欲何取。
    相逢莫作一日留,袖取鄞江過淮右。

    33 《徐童子彈琴極聰慧詩勉其學》 宋·李石

    髧如丫角垂兩耳,口誦黃庭調綠綺。
    諸公拂榻乃肯留,疑是前時徐孺子。
    我琴掛壁久不彈,浙聲分作蜀聲看。
    但得古人指下趣,轉覺良工心事難。

    34 《同王原慶知道游天童》 宋·樓鑰

    舊游曾記夢中身,一日重來白發新。
    行盡杉松三十里,看來樓閣幾由旬。
    狎鷗亭外波瀾闊,宿鷺池邊草木春。
    自笑賦歸如許久,始來此地作閑人。

    35 《宿臨安童縣慰庵童慰送酒》 宋·虞儔

    深深松竹隱禪房,更渡溪橋暫解裝。
    但喜還家無數日,不知行路過重陽。
    白衣送酒勞相問,黃菊依人未肯芳。
    珍重山僧能會意,殷勤掃榻為燒香。

    36 《重題翁卷山居》 宋·徐照

    山中白日無塵跡,只有啼禽在樹頭。
    上蟻上鞋行徑葉,楝花黏手掬溪流。
    高吟未許常人學,清福多慶積世修。
    新茗一瓶蒙見惠,家童言是社前收。

    37 《去歲重陽日得彥威信附六月間二小倒及從弟倒》 宋·程公許

    今節恩賜沐,把菊開清尊。
    天涯信音來,擴緘為一欣。
    展視未竟幅,淚雨益帨帉。
    辭家甫八年,邊塵覆全坤。

    38 《石孫試童子郡廣文贈之詩代賡為謝》 宋·方岳

    不緣青紫不明經,科目多慚舊兩生。
    三豕魯魚曾未學,一蝸蠻觸已爭名。
    棟梁材欲丘山重,滄海珠遺星斗明。
    未必童烏能辨此,乃翁先已荷陶成。

    39 《次和天童僧惠杲書記袖詩來訪三首》 宋·陳著

    省話何須吞炭瘖,安貧便是直鉤心。
    看來世事真飄瓦,笑殺時流重注金。

    40 《送劉童子試藝天京》 宋·蒲壽宬

    磽磽頭角出群玉,炯炯瞳人剪秋漪。
    神光理作照書月,一覽千古無復遺。
    殊科自可獻上國,況能文藝超等夷。
    河洛圖書識蘊奧,更明爻象通神蓍。

    * 關于重童的詩詞 描寫重童的詩詞 帶有重童的詩詞 包含重童的古詩詞(5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