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法的詩詞(651首)
442
《送任山歸河東》 宋·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隱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445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447
《登聞鼓詩》 宋·毛滂
九重赤涂高如天,四海黔首紛於蝝。
眾屧望天若無路,區區有意常能宣。
乃知聽卑四聰達,萬里呻笑如郵傳。
朝陽門外登聞鼓,鼓下章飛如急雨。
449
《上湖宋余行老》 宋·毛滂
先生吟文煩頰舌,未免諸生笑於列。
跋前疐后誰使然,只有名多磨不滅。
燕公策高思精壯,筆下辭華爛文纈。
岳陽少屈何足云,自喜江山助清絕。
450
《九月十一日書事》 宋·蘇轍
東墻瘦菊早開花,九日金鈿已自嘉。
黍麥候遲初響罋,米鹽法細未還家。
潑醅昨夜驚泉涌,洗盞今晨聽婦夸。
歸采茱萸重一醉,不須怪問日時差。
451
《再游廬山三首》 宋·蘇轍
當年五月訪廬山,山翠溪聲寢食間。
藤杖復隨春色到,寒泉頓與客心閑。
巖頭懸布煎茶足,峽口驚雷泛葉慳。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應逐好風還。
452
《次韻子瞻游徑山》 宋·蘇轍
去年渡江愛吳山,忽忘蜀道輕秦川。
錢塘后到山最勝,下枕湖水相縈旋。
坐疑吳會無復有,扁舟屢出凌濤淵。
今秋復入徑山寺,勢壓眾嶺皆摧顛。
453
《題張濬所居壁》 宋·楊億
三張舊族富英髦,仙墅重經散郁陶。
深喜太邱家法在,須知定國里門高。
分題每日搖雞距,合宴常時把蟹螯。
獨感戴侯恩未報,徘徊不覺涕沾袍。
455
《集賢殿春燕呈諸同舍》 宋·曾鞏
御爐風細麝煙浮,法樂聲和酒味柔。
冠劍九重霄漢路,鶯花三月帝王州。
垂廊四合盤龍幕,當殿雙高彩鳳樓。
歸去人人夸雨露,總含歡意躍驊騮。
456
《九日九日》 宋·曾鞏
凄凄風露滋,靡靡塵靄屏。
已忻廬舍清,未苦裘褐冷。
眠食味尤嘉,起坐日尚永。
虛天照積水,精鑒出幽礦。
459
《寄竹隱先生孫應時》 宋·劉過
蘇州酒滴如真珠,公能醉之酒百壺。
得間政恐不來爾,來則倒屣相與俱。
江山繞樓詩句好,奔走萬變同馳驅。
大書小草各有能,雷雹震耀鶯花姝。
* 關于重法的詩詞 描寫重法的詩詞 帶有重法的詩詞 包含重法的古詩詞(65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