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重戶的詩詞(865首)

    701 《贈魏衍三首》 宋·陳師道

    崔蔡論文不足過,新詩平處到陰何。
    寧須萬戶權輕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702 《和魏衍聞鶯》 宋·陳師道

    春力著人朝睡重,葉底黃鸝鳴自送。
    綠幕朱欄日觀明,回廊側戶風簾動。
    昨夜春回到寒谷,好鳥飛來把修竹。
    整翰厲觜初一鳴,已落君詩專妙獨。
    退紅著綠春事殘,後時獨立知何言。
    側聽不盡已飛去,懷抱此時誰與論。

    703 《次韻鄭彥能題端禪師丈室》 宋·陳師道

    重門杰觀屹相忘,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張燈歸意動,輕衫當戶晚風長。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見故鄉。
    富貴本非吾輩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704 《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傾。
    哲王慎民監,措術如和羹。
    辛甘或偏長,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嘗曰平。

    705 《題王摩詰曲江春游圖》 宋·李廌

    咸雍山河互王霸,涇渭為隍城塹華。
    曲江臺沼備豫游,秪與畫師供入畫。
    長安城西山萬重,昆明煙浪繞新宮。
    新蒲細柳春風里,萬戶千門佳氣中。

    706 《冬夜有感》 宋·李新

    蓼蟲常食苦,旅雁自知寒。
    談士惜卷舌,將軍解愁鞍。
    雪霜滿天冬夜永,地爐無火青燈殘。
    功名富踐苦不早,一年百日紅塵道。

    707 《寄林太守》 宋·張繼先

    長生門戶誰不愛,只要自己下功大。
    九宮臺上黃芽生,白玉池邊蟠桃在。
    撞動一磋鬼神伏,撥轉地軸陰魔敗。
    河車搬上九重天,日月煉成金世界。

    708 《壬寅年南游離白沙》 宋·鄭剛中

    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霧。
    昏濛失岡巒,咫尺見行路。
    我獨何區區,犯此寒色去。
    重傷寄蹇身,百事已遲暮。

    709 《留贈無諍堂涌泉利老》 宋·李彌遜

    戶外雙峰碧礙天,定回香灺已收煙。
    苦將峭語撩癡客,借枕重能一味禪。

    710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秋雨濕庭戶,陋舍集閑客。
    重以樽酒空,可為饑腸厄。
    呼童取杯酌,村酒我先識。
    一杯復一杯,滿坐生春色。

    711 《古戰場》 宋·曹勛

    煙冥露重霜風號,聲悲色慘侵征袍。
    據鞍顧名思義盼度沙磧,縱橫白骨余殘燒。
    舉鞭遲留問田父,彼將欲語先折腰。
    泣云畔寇昔據此,老夫父子服弓刀。

    712 《過楚用作》 宋·曹勛

    昔見山陽盛,氣象吞淮壖。
    士子世忠孝,民物安園田。
    再到已屯兵,鼙鼓喧中天。
    戶口莽凋弊,廬里儲橐鞬。

    713 《和謝景英提干》 宋·曹勛

    公家繡戶壓城垣,物采隨時入懶軒。
    人倚層樓風滿檻,江涵秋影月當門。
    剩聞薌淥羅襦麗,醉看金荷燭影昏。
    可但頹然信真率,亦思秀句得重論。

    714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宋·胡寅

    美祿無過酒,星泉奠兩儀。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壽祺。
    功深資藥石,力厚起疲贏。

    715 《登南紀樓》 宋·胡寅

    西望巫峽峰,東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橫,北望楚王墟。
    平時十萬戶,鴛瓦百賈區。
    夜半車擊轂,差鱗銜舳艫。

    716 《禱雨》 宋·胡寅

    久閟天公澤,焦然品匯情。
    遏云虹屢飲,擊海電空明。
    禱祀山川遍,薰修道釋并。
    帝心終閔物,國力未休兵。

    717 《示端推單普》 宋·胡寅

    我是瘴嶺跕,誰為青田真。
    若使新羽燕,老鷹安得親。
    君行何方來,袖有三吳云。
    訪予墮珠玉,蟄戶開青春。
    無以答嘉贈,深衷宜重陳。
    仲尼且待賈,至寶宜貴珍。

    718 《假山》 宋·吳芾

    我愛青山欲細看,如何不在戶庭間。
    聊移野外玲瓏石,來人選窗前重疊山。
    拄笏已堪供嘯詠,杖藜還更得躋攀。
    莫言道院過從少,亦有修眉相伴閑。

    719 《陳行之得之因震澤舊居避小閣面列洞庭山客有》 宋·仲并

    洞庭之野排千巖,陳子卷簾非愛山。
    震澤之流清沒底,陳子憑欄不觀水。
    杰閣橫空一事無,終年傳習唯父書。
    乃翁平時束五傳,絕人偉論驚諸儒。

    720 《送浩侄成都學官》 宋·李石

    憶昔官博士,所得英俊多。
    斥去典蜀學,蜀士煩搜羅。
    二井轉轆轤,猶能挹余波。
    袍子白紛紛,有如鏡重磨。

    * 關于重戶的詩詞 描寫重戶的詩詞 帶有重戶的詩詞 包含重戶的古詩詞(8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