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重傷的詩詞(964首)

    681 《登黃鶴樓》 明·晏鐸

    宦游歲月易蹉跎,對景其如感慨何。
    黃鶴不來仙已去,古樓猶在客重過。
    青山遠戍寒煙積,芳草平洲夕照多。
    此日獨吟傷往事,長江渺渺水空波。

    682 《松江道中紀事》 明·楊循吉

    余生信多厄,浩嘆命可嫌。
    二年不出門,日白夜有蟾。
    云何此舉棹,風雨隨相淹。
    嗟人孰無友,錢子吾所欣。

    683 《景泰洼》 明·虞淳熙

    合沓眾山轉,鴻溝界危岡。
    貞松心不移,偃蓋覆神堂。
    欲蛻龍為魚,千古以慨慷。
    土木骨縱橫,魂來關塞長。

    684 《廢寺》 明·張治

    古寺饒蒼苔,斷礎委蔓草。
    秋高木葉深,霜重池荷老。
    日光穿云來,竹色不可掃。
    世代成古今,惻然傷懷抱。

    685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686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687 《送長蘅偕計北上二首》 明·鄭胤驥

    平生少年時,嬉游愛冬至。
    癡兒三五群,狂縱無復忌。
    爾來漸老大,遂覺情懷異。
    不惜事業賒,不惜居諸費。

    688 《病驥圖》 明·周忱

    吳興父子俱能畫,筆端往往追曹霸。
    當時托意知為誰,惻愴令人傷此馬。
    此馬虺頹未可輕,昔陪八駿天衢行。
    彩云禁御春如海,曾聽玉輅和鸞鳴。

    689 《祖德詩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臨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亂,帝用厭夷狄。
    眷求令德宗,視乃善慶積。
    沛然啟其祥,疆宇俾開辟。

    690 《九日寄微之》 唐·白居易

    眼暗頭風事事妨,繞籬新菊為誰黃。
    閑游日久心慵倦,痛飲年深肺損傷。
    吳郡兩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見重陽。
    怕飛杯酒多分數,厭聽笙歌舊曲章。
    蟋蟀聲寒初過雨,茱萸色淺未經霜。
    去秋共數登高會,又被今年減一場。

    691 《木蓮樹生巴峽山谷間巴民亦呼為黃心樹》 唐·白居易

    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楊有白文葉如桂厚大
    無脊花如蓮香色艷膩皆同獨房蕊有異四月初
    始開自開迨謝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鳴玉
    溪生者濃茂尤異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毋丘元

    692 《贈眼醫王生彥若》 宋·蘇軾

    針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
    間關絡脈中,性命寄毛粟。
    而況清凈眼,內景含天燭。
    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

    693 《潁州初別子由二首》 宋·蘇軾

    征帆掛西風,別淚滴清潁。
    留連知無益,惜此須臾景。
    我生三度別,此別尤酸冷。
    念子似先君,木訥剛且靜。

    694 《秋興三首》 宋·蘇軾

    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云間。
    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
    可慰摧頹仍健食,此生通脫屢酡顏。
    年華豈是催人老,雙鬢無端只自斑。

    695 《秋興三首》 宋·蘇軾

    浴鳳池邊星斗光,宴余香滿上書囊。
    樓前夜月低韋曲,云里車聲出未央。
    去國何年雙鬢雪,黃花重見一枝霜。
    傷心無限厭厭夢,長似秋宵一倍長。

    696 《贈眼醫天彥若》 宋·蘇軾

    鍼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
    間關脈絡中,性命寄毛粟。
    而況清凈眼,內景含天燭。
    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

    697 《北征》 唐·杜甫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蓽。

    戰爭憂國憂民

    698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 唐·李商隱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盤迸淚傷心數,錦瑟驚弦破夢頻。
    萬里重陰非舊圃,一年生意屬流塵。
    前溪午罷君回顧,并覺今朝粉態新。

    699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宋·王安石

    誰謂九華遠,吾身未嘗檐。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憶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潔寫一鏡,回環兩堤奩。

    700 《送黃吉父將赴南康官歸金溪三首》 宋·王安石

    柘岡西路白云深,想子東歸得重尋。
    亦見舊時紅躑躅,為言春至每傷心。

    * 關于重傷的詩詞 描寫重傷的詩詞 帶有重傷的詩詞 包含重傷的古詩詞(9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