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里手的詩詞(2211首)
942
《昭齊姊約歸阻風不至》 清·葉小鸞
寒爐撥盡燼微紅,漠漠紅云黯碧空。
離別遂如千里月,歸期偏悵一帆風。
愁邊花發三春日,夢里年驚兩鬢中。
雨雪滿窗消未得,定應握手幾時同。
943
《殘春》 現代·陳寅恪
家亡國破此身留,客館春寒卻似秋。
雨里苦愁花事盡,窗前猶噪雀聲啾。
群心已慣經離亂,孤注方看博死休。
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頭。
944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945
《廬山高》 明·沈周
廬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盤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謂即敷淺原。
培何敢爭其雄?西來天塹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澗道千丈開鴻。
946
《過湖偶書》 明·沈周
薄暮及東泛,眼豁連胸臆。
凈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
遠樹水光上,出沒似空植。
疏處方渺然,山黛一眉塞。
947
《云霧茶》 清·易順鼎
匡山云霧窟沉沉,聞有六朝僧未死。
窟中產作云霧茶,灝氣清英復無比。
托根高接南斗傍,坐令澗壑流芬芳。
三直六梯不可到,天風細細吹旗槍。
948
《陶淵明與他的五柳》 現代·胡適
當年有個陶淵明,不惜性命只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棄官回來空兩手。
甕中無米琴無弦,老妻嬌兒赤腳走。
先生吟詩自嘲諷,笑指籬邊五株柳:"看他風里盡低昂,這樣腰肢我無有。
"
949
《題安城彭學士山水圖》 明·程敏政
何人結屋青山里,終日開窗見山喜。
近峰錯落走檐牙,遠岫蜿蜒插天嘴。
澄江一道山前過,短棹平分浪痕破。
船頭水氣綠侵衣,載酒高人面山坐。
950
《感懷詩五首》 明·袁中道
山村松樹里,欲建三層樓。
上層以靜息,焚香學薰修。
中層貯書籍,松風鳴颼颼。
右手凈名,左手持莊周。
951
《李白觀瀑圖》 明·方孝孺
天寶之亂唐已亡,中興幸有汾陽王。
孤軍匹馬跨河北,手扶紅日照萬方。
凌煙功臣世爭羨,李侯先識英雄面。
沈香亭北對蛾眉,眼中已見漁陽亂。
952
《國師南巖詩》 宋·蔡如松
七閩山秀江逾碧,俗知禮義亡奸慝。
賊潮何事率淮民,擁眾南來稍蠶食。
椎埋卻冢荒徑里,醉飽呼天爛漁弋。
孽駒躡跡逞神怪,河海波騰云潑墨。
953
《送江端伯之隆興》 宋·蔡沈
人生辛苦惟別離,況復心相知。
辛酸話別語不出,相看執手徒依依。
問君西游何歸期,長途巉巖不可思。
春霜日暮山谷里,寒風凜凜吹人衣。
955
《宗忠簡公畫像贊》 宋·陳炳
平生孔明,稱慕莫及。
像見忠簡,懦夫有立。
橫流砥柱,萬里長城。
欲奮空弮,以植危傾。
猛將斂手,氣指目使。
誰知此公,亦常布士。
956
《題梅仙山》 宋·陳闡
先生吏隱寄南昌,千里來尋物外鄉。
汲水尚憐春井渠,藏丹猶發夜壇光。
鶴歸華表人何在,犬吠云深日自長。
我擬重來訪遺跡,手搘筇杖少徜徉。
957
《李西平畫像贊》 宋·陳長方
德宗貪功失君德,四海力欲干戈平。
但喜馬公窘田悅,滔俊角了飛秋鷹。
綿綿延延到希烈,乘間索賦無時停。
涇師門外一朝起,舟中敵國又朱泚。
958
《平水神祠歌》 宋·陳賡
黃河如絲導昆崙,萬里南下突禹門。
支流潛行天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
吾聞川真岳靈有真宰,況乃利澤開洪源。
龍神窟宅瞰平野,千古廟貌何雄尊。
959
《甘露》 宋·陳巖肖
負土筑新阡,松楸手親藝。
結廬居墓傍,猿鶴為垂涕。
屈批幾星霜,精誠動天帝。
三宵神澤零,霏霏灑松蓋。
960
《代壽某帥二首》 宋·陳宗遠
勛業從來簡帝聰,東溟還復奏膚公。
庭前修竹添新綠,洞里蟠桃依舊紅。
野渡橫舟人未老,大川作楫路將通。
愿觀整頓乾坤手,不負當年射六蓬。
* 關于里手的詩詞 描寫里手的詩詞 帶有里手的詩詞 包含里手的古詩詞(22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