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里帶的詩詞(1400首)
801
《三堂》 宋·宋肇
林巒十里上巉巖,飛檻初憑縹緲間。
夔子風煙依白帝,夜郎耕稼接鳥蠻。
砌橫亂石遙臨澗,門對高峰近帶山。
咫尺驚湍呈莫測,每來登此念鄉關。
803
《越問·封疆》 宋·孫因
九州皆有山鎮兮,職方氏獨先會稽。
射祥光於斗分兮,占星紀於天倪。
牽牛炳其初躔兮,屆須女之七度。
少陽當其正位兮,為萬物之潔齊。
805
《清湖》 未知·王庭
萬頃靈湫帶碧煙,源泉混混自山前。
四時每漲空中雨,一片常涵鏡里天。
星斗轉時銀漢近,芙蓉開處彩屏連。
魚龍久躍平深處,變化應知在異年。
806
《游普濟寺》 宋·王休
排險凌空入磴斜,參差金碧倚煙霞。
一山門里分三剎,萬柳湖邊帶幾家。
世人無人吞粟棘,國中有佛吐蓮花。
憑欄凝望遙天表,數點青山似亂鴉。
807
《朅來》 宋·吳汝弌
嶺上朅來弄明月,千里銀光寒不缺。
蝦{左蟲右麻}魍魎走死盡,直數秋毫上金闕。
心如此月月如心,嗒然獨據無弦琴。
騰騰轉空白日晝,詩帶流星過南斗
808
《九誦·孔子》 宋·鮮于侁
曲阜兮遺墟,先師兮闕里。
神仿佛兮如在,涕潺湲兮不已。
窮天地兮一人,揭日月而照臨。
生無萬乘之位兮三千這徒心服而四來。
809
《玉司山》 宋·蕭逵
涪翁筆下千鈞重,趙尹胸中萬里寬。
寶墨幾年藏瑞氣,新亭今日敞奇觀。
翠屏遠帶斜陽淡,素練光涵夜月寒。
苔碧印文以事少,謾尋詩句立欄干。
810
《淥水詞》 宋·許琮
綠草回波漾青草,鷓鴣聲緊連枝老。
苔陰欲上簾影低,鳥語催人天未曉。
曉起輕寒奈薄羅,風前縷帶不勝波。
練裙香動竹葉小,玉燕斜簪霧色多。
霧色花光鏡里過,年年歌吹復如何。
妾身不及梅花葉,猶逐輕風渡隔河。
811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812
《題徐氏金湖書院》 宋·楊徵
君家仙館帶林塘,氣象清新志趣長。
千里客來如海若,一樓詩靜透文光。
門閭旌表芝蘭貴,科第聯芳桂籍香。
帝里詞人多景慕,愿題詩句滿修篁。
813
《登翠微亭》 宋·余迪
數年樂此宦池城,每愛湖光分外清。
遠浦落霞秋水闊,亂山斜日碧云橫。
牧吹牛背歸林晚,漁唱舟中對月明。
同覽翠微重吊古,謾將詩酒逐交情。
814
《客談荊渚武昌怪然有作》 宋·詹慥
去歲出蜀初東游,峨舸大艑下荊州。
便風轉頭五百里,吟嘯已在黃鶴樓。
戲拈鐵笛吹出塞,水涌月落魚龍愁。
明朝喧傳古仙過,碧玉帶來黃絁裘。
816
《宿清溪安樂山》 宋·張景脩
映窗猶剩雪余痕,瓶里梅花枕上聞。
一椀鐙寒聽夜雨,半床氈暖臥春云。
詩成始覺茶銷睡,香盡翻嫌酒帶醺。
我是掛冠林下客,山中安樂合平分。
817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818
《答蔣解元蕓》 宋·張汝勤
悠然風月一閑身,健在何妨白發明。
徑竹操如人不老,澗芹香與水俱清。
傳家老硯孫攜去,落筆新詩僧帶行。
那得胡床兩相對,青燈影里聽秋聲。
819
《獄中附家二首》 宋·趙良坦
一著南冠二載余,安危不必問何如。
精金百鏈鋼還銳,勁竹三冬節不枯。
對月欲同鵑帶血,臨風會有雁傳書。
瓦杯冷落孤燈里,幾度吞聲只自吁。
820
《多景樓》 宋·趙肅遠
露滴甘泉事已休,欲窮多景漫登樓。
云收北固千帆雨,雁帶南淮萬里秋。
夜色和愁迷古渡,天風吹恨到神州。
青山尚在英雄老,休說興亡憶舊游。
* 關于里帶的詩詞 描寫里帶的詩詞 帶有里帶的詩詞 包含里帶的古詩詞(14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