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釋門的詩詞(220首)
81
《水調歌頭 幽居》 元·姚燧
開軒對朝爽,吾亦愛吾廬。
君亭有笏堪柱,人道富于余。
尚恐軒裳念在,前日朱門故態,消釋未全除。
反覆看如此,儂豈據漸渠。
82
《答寄堯夫先生》 宋·韓絳
君子志於道,出處非一端。
伊尹負鼎俎,顏淵東瓢簞。
斯自理適當,匪緣情所安。
超然達者致,邈矣誰可攀。
83
《梁父吟》 宋·葉適
依大麓之遺址兮,儲后土之神靈。
樂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潔而薦誠。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禮文。
卻大輅而御蒲秸兮,惟儉德之是崇。
84
《壽徐尉》 宋·趙福元
幔亭駕斗浮丹巘,扁題密鏤黃金篆。
淋漓羽蓋森鸞旂,仙凡不隔蟠桃宴。
紅云垂地醉壺天,真珠為漿玉為饌。
中有一人長眉青,紫錦荷囊燦星弁。
86
《游爛柯山》 唐·薛戎
登巖已寂歷,絕頂更岧峣。
響像如天近,窺臨與世遙。
悠然暢心目,萬慮一時銷。
圣游本無跡,留此示津梁。
87
《浣溪沙》 元·王哲
大道無名似有名。
達磨面壁九年清。
釋迦坐雪六年精。
奪得真空真妙用,一通門里出圓明。
大羅天上聚圓成。
88
《滿庭芳 詠三教》 元·王丹桂
釋演空寂,道談清靜,儒宗百行周全。
三枝既立,遞互闡良緣。
尼父名揚至圣,如來證、大覺金仙。
吾門祖,老君睿號,今古自相傳。
90
《南巖》 宋·晁謙之
南巖夫何為,山作天倚蓋。
山南谿山復,飛頂壓其外。
當空橫廣頟,架屋喉舌內。
嘗聆釋氏說,仰覆各世界。
91
《天平山》 宋·范師道
萬物天地間,或有奇勝跡。
見賞能幾人,不止今與昔。
吳門多好山,天平為峻極。
旦暮常白云,表里皆珍石。
92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93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圣賢不世出,會合未可知。
朝廷余百年,天將右重熙。
經綸須得人,公為生斯時。
維時秋九月,爽氣橫海涯。
95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96
《題仁義寺》 宋·呂午
寺以仁義名,當求仁義實。
只在毫釐間,遂分儒與釋。
千載幾萬言,未能合為一。
大笑出門去,莫問成陳跡。
97
《游洞霄紀實》 宋·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98
《再和》 宋·王洋
故人客玄都,結茅臨子午。
慈親哺童稚,十口共甘苦。
門橫百瑯玕,永日不受暑。
浮名博煙霞,掉臂終不許。
99
《送朱天錫童子》 宋·張景脩
黃金滿籯富有余,一經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兒不肯娛,口誦七經隨卷舒。
渥洼從來產龍駒,鸑鷟乃是真鳳雛。
一朝過我父子俱,自稱窮苦世為儒。
100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 關于釋門的詩詞 描寫釋門的詩詞 帶有釋門的詩詞 包含釋門的古詩詞(2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