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淵明面,淵明心可見。問休以見之,老菊耐霜霰。尚欲招祖謝,豈不鄙湛羨。市朝紛屠剝,祿位甘茍賤。高舉能免此,學陶亦云善。
正始有遺音,衣冠落東南。典午賴群賢,歷年百有三。吾聞運甓人,功與王謝參。晦儉佐宋齊,賣國爾乃甘。陶氏獨有孫,饑死終無慚。
今日見此山,明日見此山。有時或不見,乃在云霧間。世事亦如此,反覆多阻艱。陰晦待其晴,山色終當還。俗誚勿與競,誓死保此間。
東籬東籬所至有,南山南山古至今。東籬之西拄我杖,秋菊千叢開黃金。南山之北送我目,鴻飛山陽我山陰。今是昨非栗里宅,三徑就荒猶可尋。
采采東籬亦易尋,悠然見處孰知心。心曾目送飛鴻否,誰不能近叔夜琴。
百年亭子一朝新,三舍先生遇拂塵。城里看花多處所,此中只待采芹人。
嘆息西湖湖上峰,幾人看得少后容。任他萬馬群中走,還我閑身伴雨龍。
宜月宜風還宜雪,煙雨冥蒙景更宜。說與客來休剝啄,先生長是倚闌時。
便好時時具小槎,遍游水北水南涯。游時要揀山深處,恐有山人處士家。
年時桂子例先開,新歲芙蓉手自栽。不惜一春風雨過,許多好事待秋來。
短帽輕衫亦復家,前村后陌柳初花。不須多學舞雩興,隨分春光管領些。
洲墅樓前眼界新,杜園池館更迥縈。是中一景偏真率,覺得溪山卻渾成。
側畔頹垣且莫支,也須別相劃堂基。要知風月無邊處,不著亭臺更自奇。
老山代出買山錢,更貼前頭碧玉環。報答風光無一句,不知更看幾州山。
眼中光景幾回新,無限英雄一窖塵。但說百年亭已老,不知曾有百年人。
人道西南三數峰,雖云峭拔欠雍容。嗟哉偃孌要何用,卻學為蛇羞作龍。
野性于人投合少,惟山差與意中宜。專留一榻為渠下,絕似陳蕃見稚時。
武夷山頂足仙槎,欲徃從之天一涯。具喚小舟酹三諫,向來我祖是通家。
屈指夫容次第開,典衣去買海棠栽。溪邊堪插荷花否,便可四時攜酒來。
此中小住自為佳,無奈看山眼欲花。把作西湖風物看,不爭多否也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