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采蓮子的詩詞(137首)

    41 《采蓮(搖捱遍)》 宋·史浩

    南鄰幄丹宮,赤伏顯符記。
    朱陵曜綺繡,箕翼炯、瑞光騰起。
    每歲秋分老人見,表皇家、襲慶迎祺。
    天子當膺,無疆萬歲。

    42 《采蓮(袞遍)》 宋·史浩

    遍此境,人樂康,挾難老術,悟長生理。
    盡阿僧祗劫,赤松王令安期。
    彭F150盛矣。
    尚為嬰稚。

    43 《采蓮曲》 宋·俞桂

    拗落圓房響釧金,昔人細數子藏深。
    不嫌到手多尖刺,只怕傷人有苦心。

    44 《西湖子夜歌八首》 明·吳兆

    外湖歌折柳,里湖歌采蓮。
    聞聲不相及,意緒風中傳。

    45 《采蓮曲(二首)》 明·蔣山卿

    蕩槳誰家女,嬉游入浦深。
    搴花憐并蒂,拾子愛同心。
    回腕垂金釧,低鬟墮玉簪。
    相期未相值,歌曲不成音。

    46 《采蓮曲》 明·張楷

    青綾裙子試新裁,水面風吹拂拂開。
    舟小身輕波復靜,荷花蕩里去還來。

    47 《采蓮》 宋·范成大

    溪頭風迅怯單衣,兩槳凌波去似飛。
    折得蘋花雙葉子,綠鬟撩亂帶香歸。

    48 《采蓮》 宋·陸游

    云散青天掛玉鉤,石城艇子近新秋。
    風鬟霧鬢歸來晚,忘卻荷花記得愁。

    49 《食蓮子》 宋·楊萬里

    蜂不禁人采蜜忙,荷花蕊里作蜂房。
    不知玉蛹甜於蜜,又被詩人嚼作霜。

    50 《采蓮曲(二首)》 元·楊維楨

    同生愿同死,死葬清泠洼。
    下作鎖子藕,上作雙頭花。

    51 《再和絕句寄韓子云》 宋·吳芾

    開盡千花到藕花,相將又聽采蓮歌。
    無人共酌樽中醁,奈此花前風月何。

    52 《西洲曲》 南北朝·佚名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樂府民歌梅花女子思念

    53 《圓圓曲》 清·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長篇敘事

    54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55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56 《調笑轉踏》 宋·鄭僅

    上助清歡。
    女伴相將,調笑入隊。
    春樓有女字羅敷。
    二十未滿十五余。

    57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58 《日月蓮花歌》 宋·汪莘

    偉哉天地間,誰家兩枝蓮。
    紅蓮一枝瑰子鮮,白蓮一枝雪樣妍。
    兩花徑面各千里,壓盡眾草無朱鉛。
    不見賣花翁,不知阿誰擔南躔又北躔。

    59 《白蓮草亭前盆池所出也慣見紅華忽遇此本孤高》 宋·鄭剛中

    鮫人織綃已奇詭,輕梭引絲不濡水。
    何為玉人雕琢玉,亦在冷冷水泉底。
    截肪磨玷既成花,蓋以青銅聳而起。
    體色當從太虛來,五采世間俱一洗。

    60 《江南曲》 明·鄭枋

    妾在錢塘小江曲,門前歲歲春波綠。
    綠波涵影曉汪汪,素練平鋪光一幅。
    垂楊十里鎖輕陰,芙蓉半渚瀁清馥。
    翠云貼水風颼颼,白蘋紅蓼催早秋。

    * 關于采蓮子的詩詞 描寫采蓮子的詩詞 帶有采蓮子的詩詞 包含采蓮子的古詩詞(1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