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采名的詩詞(635首)
362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369
《看帆二首》 明·虞堪
一日幾番云作陣,百年都若蟻旋堆。
南金逐翠登燕埒,北罽隨貂到楚臺。
采藥已將童女去,浣紗曾送美人來。
名奔利役何休歇,日落長天數去回。
370
《錦里卜筑詩》 明·趙善瑛
錦里幽棲處,悠然遠俗囂。
地偏車馬少,山近市城遙。
松竹連蹊徑,藤蘿掩屋茅。
閉門窮典籍,修業問芻蕘。
371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372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373
《移家四首》 明·朱長春
曲笠聊從采杜蘅,含香未擬望金莖。
養生叔夜貪游興,多病相如薄宦情。
薄酒不從時社飲,野人隨地結春耕。
卜居已賦拚終隱,漁父何勞更問名。
374
《草書歌》 明·朱瞻基
草書所自何所授,初變楷法為章奏。
當時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張伯英。
三人真跡已罕見,后來繼之有羲獻。
筆端變化妙入神,逸態雄姿看勁健。
377
《游紫霄宮七言八句》 唐·白居易
水洗塵埃道味甞,甘于名利相相忘。
心懷天洞丹霞客,各誦三清紫府章。
早里采蓮歌達旦,一輪明月桂飄香。
日高公子還相覓,見得山中好酒漿。
379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 關于采名的詩詞 描寫采名的詩詞 帶有采名的詩詞 包含采名的古詩詞(6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