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酸傷的詩詞(71首)

    61 《送公擇入浙》 宋·趙蕃

    日者君過我,今焉我辭君。
    楚荊易得秋,霜霰行在辰。
    我車甫來歸,君騎已在門。
    喜我更安健,勞言再三陳。

    62 《邵武趙使君挽章二首》 宋·曹彥約

    脫白同辛丑,蒼黃共丙寅。
    京華夸俊逸,鄂渚話酸辛。
    謂上樵川最,還登要路津。
    鄰墻摧一柱,歲晚倍傷神。

    63 《羅監廟挽詩》 宋·魏了翁

    春風擢擢秀階庭,歲晚悠然物外身。
    不把簪纓傷野趣,肯迂劍騎拂天真。
    種成墳上一枝桂,空老堂前百歲椿。
    鄉里善人今已矣,龍門送客一酸辛。

    64 《次韻永平令江叔文鶴山書院落成詩》 宋·魏了翁

    天運驅人人不覺,古道違時時不學。
    王相隨脛回荊山,昭質依然未經琢。
    因思胥靡逢殷宗,精神動悟聲氣從。
    礪舟霖雨到梅蘗,變化氣質天同功。

    65 《次韻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 宋·陳著

    錦制丈高底怕傷,手揮煩勢坐清涼。
    豁聞心上平明鏡,看破人間戲散場。
    縣里方將客醉白,臺端只怕趣催黃。
    梅花本是酸寒物,終累他年鐵石腸。

    66 《甲戌武康大水凈林寺山門殿屋悉皆倒敝》 宋·董嗣杲

    仲秋秋陰合,壁落走鼯鼠。
    徹宵風雨驟,平地生洲渚。
    莫辨路與溪,廬舍失處所。
    凈林古梵屋,木佛豈得御。

    67 《吳李制屬同寓富池雙泉寺畏寒索飲因寫真愫》 宋·董嗣杲

    秋扇已棄物,寒衣還催裝。
    偃息覺寒侵,客況入渺茫。
    宿疢不時作,難恃筋力強。
    畏熱亦畏寒,北固人之常。

    68 《吳給事挽詞》 宋·項安世

    少年胸次已吞秦,暮日肝腸獨許陳。
    正笏于今無此杰,垂車在昔有先民。
    傷心歲晚逢諸老,屈指才難更幾人。
    壽樂哀榮公不恨,年來于此自酸辛。

    69 《兵餽行》 宋·李復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
    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
    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

    70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71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瑞巖徹骨窮,最苦冤憎會。
    廚無糝聚蠅,將何物分歲。
    擬烹露地牛,催納筋角反為憂。
    擬取鳳凰髓,傷損太平禪瑞氣。

    * 關于酸傷的詩詞 描寫酸傷的詩詞 帶有酸傷的詩詞 包含酸傷的古詩詞(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