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酌復的詩詞(504首)

    261 《和飲酒二十首初夏天氣微熱方不欲飲偶龔仲和》 明·唐時升

    文若王佐略,奮身出匡時。
    中散學養生,禍起危言辭。
    二子豈不賢,殺身良在茲。
    吉兇非人謀,信矣不復疑。
    莊生言鞭后,此語亦我欺。
    唯當酌斗酒,陶然任所之。
    ¤

    262 《五月余還至渭南適克正博士為丞于茲賦詩道舊》 明·王祎

    曩余客南京,結交盡名友。
    文采競聯翩,氣義互纏糾。
    子也時所需,翻然起江右。
    譬如豐城藏,紫氣映牛斗。

    263 《讀宋太史潛溪集》 明·夏煜

    混沌初刓太素斫,挺生神人斷鰲膊。
    剖戟割坤奠海岳,厥俗鴻荒人未覺。
    帝命圖書出河洛,奇耦生畫參伍錯。
    煥乎斯文此其璞,二三啟運乘飛躍。

    264 《田家》 明·袁褧

    誰言田家樂,所樂亦豈常。
    耕斂稍不給,豐歉復相當。
    五月了蠶事,十月登稻粱。
    所入不償用,閑少實多忙。

    265 《深宮春日行》 明·張璨

    漢家飛樓凌紫煙,盤空復道云相連。
    簫《韶》一聲落九天,彩鳳驚起雙聯翩。
    離宮三十六臺館,百花叢里迂游輦。
    柳色初迷太液池,鶯聲正繞宜春苑。

    266 《題汪無際茸游冊三首》 明·鄭胤驥

    歲窮寒氣驕,況復風雨作。
    底事須游觀,而乃得蕭索。
    此意殊泬漻,余子故須噱。
    聊同弋者慕,肯效屠門嚼。

    267 《送吳克存還山》 明·鄭作

    花暮春回柳復飛,青山千里送君歸。
    共傾北地愁中酒,獨酌南溪水上磯。
    帆掛夕陽孤影淡,雁迷殘雨去聲微。
    孤城此日堪腸斷,不為臨歧重濕衣。

    268 《春日子浚置酒登盤門城樓縱眺》 明·周詩

    出游躡城皞,聊使殷憂廓。
    迥瞰樓闕重,周覽河山錯。
    候禽音尚微,初林蔭猶薄。
    密煙生近堤,傾曦澹遠落。
    潛盤狎勝引,且復娛斟酌。
    快意當遺形,所在即丘壑。

    269 《偶然作六首》 唐·王維

    楚國有狂夫。
    茫然無心想。
    散發不冠帶。
    行歌南陌上。

    270 《池鶴八絕句》 唐·白居易

    池上有鶴,介然不群,烏、鳶、雞、
    鵝,次第嘲噪,諸禽似有所誚,鶴亦時復一鳴。
    予非冶長,不通其意,因戲與贈答,以意斟酌之,聊亦自取笑耳。

    271 《歸去來集字十首》 宋·蘇軾

    命駕欲何向,欣欣春木榮。
    世人無往復,鄉老有將迎。
    云內流泉遠,風前飛鳥輕。
    相攜就衡宇,酌酒話交情。

    272 《刁景純席上和謝生二首》 宋·蘇軾

    誤入仙人碧玉壺,一歡那復間親疏。
    杯盤狼藉吾何敢,車騎雍容子甚都。
    此夜新聲聞北里,他年故事紀南徐。
    欲窮風月三千界,愿化人天百憶軀。

    273 《大雪獨留尉氏》 宋·蘇軾

    古驛無人雪滿庭,有客冒雪來自北。
    紛紛笠上已盈寸,下馬登堂面蒼黑。
    苦寒有酒不能飲,見之何必問相識。
    我酌徐徐不滿觥,看客倒盡不留濕。
    千門晝閉行路絕,相與笑語不知夕。
    醉中不復問姓名,上馬忽去橫短策。

    274 《贈孫莘老七絕》 宋·蘇軾

    烏程霜稻襲人香,釀作春風霅水光。
    時復中之徐邈圣,無多酌我次公狂。

    275 《次韻子由所居六詠》 宋·蘇軾

    堂前種山丹,錯落馬腦盤。
    堂后種秋菊,碎金收辟寒。
    草木如有情,慰此芳歲闌。
    幽人正獨樂,不知行路難。

    276 《贈莘老七絕》 宋·蘇軾

    嗟余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
    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天目山前淥浸裾,碧瀾堂下看銜艫。
    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

    277 《飲酒四首》 宋·蘇軾

    有客遠方來,酌我一杯茗。
    我醉方不啜,強啜忽復醒。
    既鑿渾沌氏,遂遠華胥境。
    操戈逐儒生,舉觴還酩酊。

    278 《和陶郭主簿二首》 宋·蘇軾

    今日復何日,高槐布初陰。
    良辰非虛名,清和盈我襟。
    孺子卷書坐,誦詩如鼓琴。
    卻去四十年,玉顏如汝今。

    279 《謝蘇自之惠酒》 宋·蘇軾

    高士例須憐曲糵,此語嘗聞退之說。
    我今有說殆不然,曲糵未必高士憐。
    醉者墜車莊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
    達人本自不虧缺,何暇更求全處全。

    280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 關于酌復的詩詞 描寫酌復的詩詞 帶有酌復的詩詞 包含酌復的古詩詞(5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