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部發的詩詞(257首)

    241 《存沒口號》 宋·蘇泂

    白發蕭蕭禮部郎,風流不減賀知章。
    半生寒餓湖山里,八十重來坐玉堂。

    242 《丁亥紀蜀百韻》 宋·李曾伯

    在負在娵觜,羲雙正東陸。
    羽書西邊來,胡騎報南牧。
    倉茫星火急,飄忽風雨速。
    憑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243 《呈和仲》 宋·方岳

    何須不踏東華土,何須不吃吳山水。
    同時輩流半霄漢,徑上銀臺彼鳳尾。
    幾曾禮部奏第一,十載青衫百寮底。
    相公之甥逕甚捷,頭放稍低那得爾。

    244 《送廣帥趙平齋當選暨解印趨朝》 宋·李昴英

    海瀕老同年,五載依宇下。
    春風舞蓑笠,愛日曝田舍。
    喜無撞熱衷吏,追逐款段馬。
    劇談許絛褐,得趁公余暇。

    245 《有感時事》 宋·胡仲弓

    近聞怒發谷沖冠,便有驊騮懶駕鞍。
    入洛幾年為計密,擎天八柱果誰安。
    力排魏闕扶公論,人謖膺門出好官。
    猶幸甘陵無部黨,不然世事不堪看。

    246 《喜遷鶯 題圣姑廟 仙姓郝氏,博陵縣會渦里》 元·王惲

    仙年方笄,姿態殊麗,嘗同郎輩采頻溪中,樂而忘返。
    一日,蒼煙盛起,白書異色,龍淵鮫室,金支光爛,飄飄然有波神流而上,眾姝驚散。
    仙獨留不去,遙見與神顧語,乘碧茵同逝。
    俄煙開日晶,遂失所在。

    247 《獻臣學士與余通書因成感詠》 宋·宋庠

    夫君班揚儔,抱槧群玉府。
    久讀未見書,躬抽擊年譜。
    墜緒獲先秦,亡篇出東魯。
    上泝三皇墳,旁探百家語。

    248 《別修門》 宋·劉黻

    曉發別修門,湖山霧氣昏。
    百年培正脈,今日罪忠言。
    列節關宗社,生還賴圣恩。
    部天天不語,顧及見親存。

    249 《謹所之贈王氏子》 宋·陳淳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250 《歲晚諸君送酒賦長歌以謝之》 宋·李處權

    我有經綸天下之大志,陶冶萬物之雄心。
    上書幾欲自藏達,君門無籍不可尋。
    歸來撫劍星斗近,老去援琴山水深。
    混跡漁樵友麋鹿,興發時為梁父吟。

    251 《戲酬楊次公》 宋·李復

    法云說法元非法,六月洪爐舞飛雪。
    寶香一瓣下天來,須彌座上金光發。
    三界風雨動雷音,八部人天歸象設。
    昔年關西舊夫子,今日淮南大檀越。

    252 《西溪酬孫倚李珪二同年依韻》 宋·李復

    水部張員外,中書白舍人。
    曾聞三絕句,同賞曲江春。
    且逐追隨舊,休悲老大身。
    花今千樹發,有底不來因。

    253 《寄翰苑所知》 宋·宋無

    多士富文治,明良際盛時。
    騷壇先佩印,策陣已搴旗。
    西極蹄千里,南溟翼四垂。
    疾雷天地板,崩岳鬼神移。

    254 《席上和鄭顧道燭下海棠》 宋·王洋

    日長花困眠初熟,故向花前張燈燭。
    要教未敢脫羅裳,玉頰長紅黛長綠。
    生憐杏火發中林,無奈桃腮倚修竹。
    爭如錦帳照佳人,一笑嫣然春意足。
    獨疑工部不題詩,端為風流欠芬馥。

    255 《與鄭侍郎》 宋·王洋

    還卻天官尺一書,清時有味保懸車。
    公年尚壯云何蚤,古道誰言今不如。
    南部主開新榜麗,西清人說舊游疏。
    半簪白發無拘束,不用黃精自掃除。

    256 《留別趙明府》 宋·喻良能

    彩棒漫分部,牛刀新發硎。
    花城方竊蔭,瓜戌已馀蓂。
    生計雙蓬鬢,歸心幾驛亭。
    他時重會面,應是眼俱青。

    257 《贈江宰彥通》 宋·曾豐

    富沙耆舊江先生,方冊之中久聞名。
    今識其子長安城,中年狀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嘗一出清之聲。
    臨事不翅水鑒明,未嘗一示明之形。

    * 關于部發的詩詞 描寫部發的詩詞 帶有部發的詩詞 包含部發的古詩詞(2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