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鄭音的詩詞(139首)

    21 《秋日旅懷寄右省鄭拾遺》 唐·王貞白

    永夕愁不寐,草蟲喧客庭。
    半窗分曉月,當枕落殘星。
    鬢發游梁白,家山近越青。
    知音在諫省,苦調有誰聽。

    22 《吊鄭賓客》 唐·李洞

    朝行喪名節,岳色慘天風。
    待漏秋吟斷,焚香夜直空。
    骨寒依壟草,家盡逐邊鴻。
    一吊知音后,歸來碎嶧桐。

    23 《答鄭方回》 唐·皎然

    獨禪外念入,中夜不成定。
    顧我憔悴容,澤君陽春詠。
    詞貞思且逸,瓊彩何暉映。
    如聆云和音,況睹聲名盛。

    24 《鄭子家告趙宣子》 先秦·左丘明

    晉侯合諸侯于扈,平宋也。
    于是晉侯不見鄭伯,以為貳于楚也。
    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與之事君。
    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難,寡君是以不得與蔡侯偕,十一月,克減侯宣多而隨蔡侯以朝于執事。

    古文觀止歷史外交故事

    25 《臨川逢鄭遐之之云夢》 宋·嚴羽

    天涯十載無窮恨,老淚燈前語罷垂。
    明發又為千里別,相思應盡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開晚,云夢蒹葭鳥去遲。
    世亂音書到何日?關河一望不勝悲。

    26 《送鄭丈赴建寧五首》 宋·葉適

    清廟圖書寶,熙朝雅頌音。
    頻繁三節召,荏苒二毛侵。
    衣飲家才足,丘園意亦深。
    臥聽床下士,時作武侯吟。

    27 《寄題鄭熙寧夫玉軒》 宋·林表民

    良玉本不琢,不音無希聲。
    觀君命軒意,欲以詩自鳴。
    君詩志古調,考擊在差韺。
    泠泠澗泉泣,切切溪條清。

    28 《上鄭丞相》 宋·徐儼夫

    新樂初濫觴,孰聞正始音。
    末流遂滔天,盡入侏離衿。
    一夔亦足矣,焉用喧秋吟。
    愿洗笙笛耳,悉意尊球琳。
    聽者或酣臥,豈識君子心。
    鳳兮復觀兮,來儀當於今。

    29 《送鄭嚴州四首》 宋·陳鑒之

    諸賢適江海,梧竹孤鳳吟。
    愿言正王度,祈招嗣清音。
    亦為膠西董,反慰及物心。
    未可賦柏舟,天眷宗社深。

    30 《鄭松窗》 宋·傅夢得

    相逢交未深,一笑便生春。
    松作四時友,窗無半點塵。
    詩囊為活計,廛隱著吟身。
    似此知音者,江湖能幾人。

    31 《兵后高郵道中寄懷鄭平山冋,丞》 明·陳言

    自憐羈客尚飄蓬,故國荊扉在夢中。
    笛怨柳營煙漠漠,馬嘶山店雨蒙蒙。
    風塵荏苒音書絕,人物蕭條市井空。
    珍重仙曹舊知己,不知閑醉與誰同。

    32 《次韻鄭介夫二首》 宋·蘇軾

    一落泥途跡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長庚到曉空陪月,太歲今年合守心。
    相與嚙氈持漢節,何妨振履出商音。
    孤云倦鳥空來往,自要閑飛不作霖。

    33 《過長安醉別資政鄭侍郎》 宋·范仲淹

    鄉關交復親,把酒且逡巡。
    共上青云路,相看白發人。
    有為須報國,無事即頤神。
    故素幾云在,風音莫厭頻。

    34 《頃年謫宦解梁收得令孫補闕毛詩音義其本乃會》 宋·王禹偁

    謫宦山州自訓童,因求書籍有遭逢。
    偶收毛鄭古詩義,認得歐虞舊筆蹤。
    南郡攜行心不足,西齋送去手親封。
    塵侵煙染尤堪重,年號標題歷武宗。

    35 《鄭侍郎送蠟梅次韻三首》 宋·曾幾

    折來梅與句爭清,強和馀音本不能。
    欲向都官論一字,略無佳處似詩僧。

    36 《挽鄭禹功》 宋·曾幾

    鄭公高義絕陳雷,別我姑胥首重回。
    書跡橫斜良足喜,訃音曲折可勝哀。
    定知泡影垂垂盡,故傍江湖得得來。
    俗眼看公終未是,無生滅處詠歸哉。

    37 《黃小著震知興元府南鄭縣》 宋·楊億

    藏室仙郎罷屬辭,暑天驅傳出京畿。
    流年兩鬢生華發,宰邑全家住翠微。
    九折坂長須叱馭,三聲猿苦莫沾衣。
    金門薦鶚知音在,不到瓜時捧詔歸。

    38 《鄭尚明學士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四十才名重,歸來白發侵。
    一官駒在谷,有子鶴鳴陰。
    勝著潛夫論,今亡子敬琴。
    送車知幾兩,松壑助哀音。

    39 《長松奉寄鄭察院》 宋·李石

    漢使西來雪瘴深,龍蛇窟宅費披尋。
    只知筇竹通中國,何似長似種上林。
    槐省銜杯蒙舊識,楓庭躡履聽歸音。
    昔人九折回東地,笑我何由慰母心。

    40 《送鄭楚客司法之岳陽》 宋·樓鑰

    先生作賦真八吟,高處獨步無古今。
    少從三山來四明,一郡士子多青衿。
    我嘗學事六七載,膏馥沾丐資之深。
    竊名文場掌帝制,至今不敢忘指南。

    * 關于鄭音的詩詞 描寫鄭音的詩詞 帶有鄭音的詩詞 包含鄭音的古詩詞(1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