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郎鞭的詩詞(173首)
121
《和段屯田荊林館》 宋·蘇軾
南山有佳色,無人空自奇。
清詩為題品,草木變芬菲。
謝女得秀句,留待中郎歸。
便當勤鞭策,仆倦馬亦饑。
(段有侄女在密州。
)
122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123
《答胡伯圓贈詩》 宋·楊萬里
澹老郎君阿永賢,渥洼財駕折金鞭。
只今兩子似連璧,一建雙旌開二天。
白馬將軍震交址,青錢學士即甘泉。
弟兄蕙茂仍蘭發,頓有機云在眼前。
124
《送李童子西歸》 宋·楊萬里
江西李家童子郎,腹載五車于王皇。
選德殿後春晝長,天子呼來傍御床。
口角誦書如布谷,眼光骨法俱冰玉。
紫綃輕衫發錦束,萬人回頭看不足。
126
《贈倪正甫令子阿麟》 宋·楊萬里
精神玉雪眼點漆,總角兩髦錦纏碧。
郎君未出客已驚,隔窗讀書鸞鶴聲。
松煙免穎小三昧,蠆尾銀鉤略無對。
鍾王筆法老始成,阿麟今才十二齡。
127
《早秋有感》 宋·宋祁
一葉飛足驚,要是變衰始。
毛澤自茲竭,多露方夜委。
涼蜩抱空號,腐燐變幽燬。
怊然感物化,須發不常美。
128
《贈天啟友弟》 宋·張耒
桑弧蓬矢射四方,嬰孩立志長可忘。
莫學兒女漫弄芳,豪氣當視交河郎。
邊城入望千里長,臂鞴時架角鷹蒼。
搏捷仍放韓盧狂,麕鶉日暮隨登堂。
132
《答陳莆田投贈二首》 宋·劉克莊
夙昔潘郎說孟公,講聞久矣匪匆匆。
君豪不忝十才子,吾老真成一禿翁。
謝事安能謄妙墨,輟耕猶可和高風。
畫簾寂寂蒲鞭子,應許澹臺至室中。
133
《餞鄉守宋監丞二首》 宋·劉克莊
束起蒲鞭教令清,郡人未識疾呼聲。
甌閩莫不興于學,虞芮忘其所以爭。
父老見棠思舊愛,兒童騎竹若初迎。
何須更說郎官省,小卻猶當拜水衡。
135
《壽鄭制置》 宋·洪咨夔
昆丘侍郎南霍仙,身騎於菟雪毛韉。
芙蓉結旌紫云導,望舒參乘豐隆鞭。
晨朝東華天帝所,班在玉斧茅盈前。
帝矜下土沸螘垤,往哉為洗中原膻。
136
《題楊家酒樓》 宋·白玉蟾
碧落散郎下人世,騎云鞭霆日日醉。
楊家三杯松花醪,眼花渾不醒天地。
知有溪山無名利,鐵笛吹破西山翠。
137
《友龍侄來別留詩次韻》 宋·毛滂
樵青煎茶青竹里,汝欲過門鵲先喜。
我家千里凌風駒,豈比虺聵鞭不起。
我亦西游倦始歸,久闊相望老白眉。
歸家且與阿戎語,長吟未覺長康癡。
雨急煙寒波渺茫,念汝束書辭故鄉。
歸時先驅煩蜀令,卻過竹間尋漫郎。
138
《黃刑部之陜西轉運》 宋·楊億
百二秦川四塞寬,甘泉烽火報平安。
泥書雙筆遷郎署,粒食千金仰縣官。
江海斗生拋別墅,關山何日解征鞍。
定將鞭算資心計,流馬功成國史刊。
140
《送王孟玉歸山陰》 宋·姜夔
淮南雪落云繞戍,王郎鳴鞭獵狐兔。
問君本是山陰人,何不扁舟剡溪去。
人生樂事將無同,知君此心如太空。
只今去踏龍尾道,也似寒江蓑笠翁。
* 關于郎鞭的詩詞 描寫郎鞭的詩詞 帶有郎鞭的詩詞 包含郎鞭的古詩詞(1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