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郎車的詩詞(656首)

    501 《永叔內翰見訪》 宋·梅堯臣

    內相能來顧,為郎樂有余。
    兒童爭拂榻,門巷劣容車。
    掩扇知秋意,窺墻省舊書。
    經年三枉駕,未與故人疏。

    502 《長安道》 明·高啟

    長樂鐘聲動,平津樹色開。
    中郎長戟衛,丞相小車來。
    新成賜將第,更筑候神臺。
    誰念公車客,空懷作賦才。

    503 《羅敷行》 明·高啟

    陌上三月時,柔桑多綠枝。
    攜筐行采葉,日暮畏蠶饑。
    君來駐車馬,相逢在桑下。
    謾說同心言,不是知音者。

    504 《南門》 宋·晁說之

    今上元年九月初,正南門鏁澀關樞。
    城上日出三丈余,城下戢戢人嗟吁。
    最憐縱橫荷菜夫,欲殺青蒨成蔫菸。
    驢駝嚙膝聚不驅,群雞孤鵝鳴相呼。

    505 《北樓感事》 宋·王禹偁

    北樓出林杪,登覽開病姿。
    旁帶滁州城,雉堞何逶迤。
    下人刺史宅,卻臨統軍池。
    伊予翰林客,失職方在茲。

    506 《送刑部韓員外同年致仕歸華山》 宋·王禹偁

    抗表辭烏府,歸山鬢未秋。
    朝簪還獬豸,塵世謝蜉蝣。
    拂袖人生事,縣車帝命優。
    名光新日歷,官占好詞頭。

    507 《酬贈田舍人》 宋·王禹偁

    君不見天上星辰拱環極,忽然隕地變成石。
    又不見云中鷹隼橫高秋,有時搨翼化作鳩。
    人生進退甚類此,左遷右轉誰自由。
    憶昔逢君在鄒魯,翰林丈人東道主。

    508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宋·王禹偁

    平生聞說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
    檻外澄江練不收,窗中遠岫眉初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遙相望。
    謝公向此憑熊軾,白傅曾為鹿鳴客。

    509 《有傷》 宋·王禹偁

    壁上時牌催晝夜,案頭朝報見存亡。
    懸車又喪司空相,延閣新薨賈侍郎。
    陶鑄官資經化筆,品題名姓在文場。
    繐帷一慟無由得,徒酒春風淚數行。

    510 《又和二首》 宋·劉克莊

    只有短轅車錫導,更無靈壽杖扶光。
    林間竹筍飽一世,閣下薇花閱幾郎。
    曩欲裂麻寧拂袖,老當還笏不須囊。
    綠陰周匝迷行徑,誰念茙葵惟向陽。

    511 《觀社行》 宋·劉克莊

    吾家世南折簡呼,有日曷不見子都。
    牽衣況復幼吾幼,閉戶大似愚公愚。
    鮮妝袨服出空巷,鈿車繡轂來塞涂。
    展烏絲欄擁小玉,設錦步障盛綠珠。

    512 《十一月二日至紫極宮誦李白詩及坡谷和篇因念》 宋·劉克莊

    翰林兩仙人,偶來聽鳳竹。
    蕭蕭玉千竿,采采綠一掬。
    少時負不群,中歲乃見觸。
    嗟余長十年,所至戀三宿。

    513 《咸淳龍飛大魁之歸卿大夫以某兄弟有一日之長》 宋·劉克莊

    傾城迎侯錦歸忙,兒女鮮衣妓曉妝。
    龍首榜來春滿郡,雞棲車已久還鄉。
    團司局結慈恩寺,一炬燈傳舊弼坊。
    莫作尋常先輩看,淳熙相府甲科郎。

    514 《答卓常簿二首》 宋·劉克莊

    神仙富貴擬皆差,已把云臺讓仲華。
    幸有庾郎三種韭,別無滕叔兩車麻。
    斬新句子包諸體,放潑腔兒令一家。
    白白紅紅滿山谷,不知天女散何花。

    515 《漢儒二首》 宋·劉克莊

    賣賦長安偶遇知,后車歸載遠山眉。
    可憐犬子真窮相,不見劉郎過沛時。

    516 《再用跡字韻成一首呈判府》 宋·陳與義

    風雨一葉過,黃花已陳跡。
    人貧交舊疏,歲暮日月疾。
    貪人積胡椒,智不到鬼錄。
    那知庾郎菜,地瘦飽金玉。

    517 《次韻家叔》 宋·陳與義

    袞袞諸公車馬塵,先生孤唱發陽春。
    黃花不負秋風意,白發空隨世事新。
    閉戶讀書真得計,戴肴從學豈無人。
    只應又被支郎笑,從者依前困在陳。

    518 《游峴山次韻三首》 宋·陳與義

    高人買山隱,百萬猶恨少。
    客兒最省事,有屐一生了。
    東莊良不遙,十里望縹緲。
    縈紆并麥垅,翠浪四山繞。

    519 《送鹿伯可致政直閣兼簡吳明可致政給事》 宋·周必大

    垂車七十苦來稀,況是丁年解鞅鞿。
    神虎衣冠洪景掛,都門供帳仲翁歸。
    前銜新命俱郎宿,處士儒冠總少微。
    林下若逢龍閣老,為言臺嶺轉光輝。

    520 《王季海正言父宣義挽詞》 宋·周必大

    三世儒科獨隱淪,功名豈必在吾身。
    早看伯氏囊荷舊,晚喜郎君諫草新。
    絳縣人存疑甲子,論衡書就困庚辛。
    遙知會葬車千兩,絮酒淋漓臥冢麟。

    * 關于郎車的詩詞 描寫郎車的詩詞 帶有郎車的詩詞 包含郎車的古詩詞(6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