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郎貧的詩詞(261首)

    16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62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163 《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 清·吳偉業

    寒潮沖廢壘,火云燒赤岡。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蹤跡都遺忘。
    道遇一園叟,問我來何方。

    164 《劉行簡見借詩稿以長句歸之》 宋·沈與求

    文章偏忌聲名早,富貴政須門第好。
    了知二物不相關,風月膏粱兼者少。
    劉郎天韻真不凡,飛騰宜在蓬萊島。
    年來窮愁已到骨,只有珠璣落殘稿。

    165 《和朱晦翁作》 唐·陳光

    去年渭北望卿頻,今日深山屐齒新。
    珠樹香沾千澗雨,蓮峰翠滴四時春。
    漁郎有意休相問,樵子無心可與親。
    石榻盤旋忘歲月,瓶罍羞罄故人貧。

    166 《江南田家》 宋·劉攽

    種田江南岸,六月才樹秧。
    借問一何晏,再為霖雨傷。
    官家不愛農,農貧彌自忙。
    盡力泥水間,膚甲皆疥瘡。
    未知秋成期,尚足輸太倉。
    不如逐商賈,游閑事車航;朝廷雖多賢,正許貲為郎。

    167 《國香》 宋·高荷

    南溪太史還朝晚,息駕江陵頗從款。
    彩毫曾詠水仙花,可惜國香天不管。
    將花托意為羅敷,十七未有十五余。
    宋玉門墻紆貴從,藍橋庭戶怪貧居。

    168 《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 宋·傅西齋

    吾鄉前輩多風誼,教子讀書全盛事。
    劉斯立在慶歷間,二子同升俱上第。
    后來嘉佑孔長源,三子聯登相后先。
    一家科第光燁然。

    169 《秋窗雜興》 宋·高吉

    月郎眾星稀,天高萬籟息。
    草露濕秋蟲,悲凄聲唧唧。
    隔窗聽鳴機,寒光曙猶織。
    微物固催人,尤為貧女惜。

    170 《夜臥舟中聞有唱山歌者倚其聲作二首》 宋·王道父

    種田不收一年事,取婦不著一生貧。
    風吹白日漫山去,老卻郎時懊殺人。

    171 《賀王伯愚登第》 宋·葉寘

    先君有女嘗擇對,玉雪王郎真可人。
    連榜舍升俱伯氏,中興家世最名臣。
    回翔璧水十年舊,踴躍龍門三月新。
    從此青霄騰踏上,久和陳孺不長貧。

    172 《上執政四十韻》 元·雅琥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173 《西湖竹枝詞(三首)》 元·錢惟善

    貧家教妾自當壚,馬上郎君不敢呼。
    折得荷花待誰贈,葉間紅淚滴成珠。

    174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175 《哭許阿大靈長》 明·虞淳熙

    病眼昏如霧,變雨灑絜霖。
    聞子畀過門,椎枕一聲哭。
    龍井張春筵,送客仰華屋。
    長揖辭此世,云返下宮宿。

    176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77 《節婦》 明·莊昶

    二十夫君棄妾身,諸郎癡小舅姑貧。
    自甘薄命同衰葉,不掃蛾眉嫁別人。
    化石未成猶有淚,舞鸞雖在不驚塵。
    瑣窗獨向東風樹,歲歲花開他自春。

    178 《出獄次前韻二首》 宋·蘇軾

    ?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復用前韻二首?百日歸期恰及春,殘生樂事最關身。
    出門便旋風吹面,走馬聯翩鵲啅人。
    卻對酒杯渾是夢,試拈詩筆已如神。
    此災何必深追咎,竊祿従來豈有因。

    179 《雙鳧觀?在葉縣?》 宋·蘇軾

    王喬古仙子,時出觀人寰。
    常為漢郎吏,厭世去無還。
    雙鳧偶為戲,聊以驚世頑。
    不然神仙跡,羅網安能攀。

    180 《和猶子遲贈孫志舉》 宋·蘇軾

    軒裳大爐鞲,陶冶一世人。
    従衡落模范,誰復甘饑貧。
    可憐方回癡,初不疑嘉賓。
    頗念懷祖黠,瞋兒與兵姻。

    * 關于郎貧的詩詞 描寫郎貧的詩詞 帶有郎貧的詩詞 包含郎貧的古詩詞(2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