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郎中的詩詞(1314首)

    861 《和實郎中冏竺庵見贈韻》 明·袁忠徹

    夕云斂余暉,稍稍歸鳥集。
    清磬林際浮,樵歌峰外急。
    懷人南斗邊,露下銀漢濕。
    瑤草春復生,深山共誰拾。

    862 《和蔡準郎中見邀游西湖三首》 宋·蘇軾

    城市不識江湖幽,如與蟪蛄語春秋。
    試令江湖處城市,卻似麋鹿游汀洲。
    高人無心無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
    公卿故舊留不得,遇所得意終年留。
    君不見拋官彭澤令,琴無弦,巾有酒,醉欲眠時遣客休。

    863 《和孔君亮郎中見贈》 宋·蘇軾

    偶對先生盡一樽,醉看萬物洶崩奔。
    優游共我聊卒歲,骯臟如君合倚門。
    只恐掉頭難久住,應須傾蓋便深論。
    固知嚴勝風流在,又見長身十世孫。

    864 《送孔郎中赴陜郊》 宋·蘇軾

    驚風擊面黃沙走,西出崤函脫塵垢。
    使君來自古徐州,聲振河潼殷關右。
    十里長亭聞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北臨飛檻卷黃流,南望青山如峴首。
    東風吹開錦繡谷,淥水翻動蒲萄酒。
    訟庭生草數開樽,過客如云牢閉口。

    865 《趙郎中見和戲復答之》 宋·蘇軾

    趙子吟詩如潑水,一揮三百八十字。
    奈何效我欲尋醫,恰似西施藏白地。
    趙子飲酒如淋灰,一年十萬八千杯。
    若不令君早入務,飲竭東海生黃埃。
    我衰臨政多繆錯,羨君精采如秋鶚。
    頗哀老子今日飲,為君坐嘯主畫諾。

    866 《和孔郎中荊林馬上見寄》 宋·蘇軾

    秋禾不滿眼,宿麥種亦稀。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膚肌。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饑。
    方將怨無襦,忽復歌緇衣。

    867 《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 遠樓(棲)》 宋·蘇軾

    西山煙雨卷疏簾,北戶星河落短檐。
    不獨江天解空闊,地偏心遠似陶潛。

    868 《和致仕張郎中春晝》 宋·蘇軾

    投紱歸來萬事輕,消磨未盡只風情。
    舊因莼菜求長假,新為楊枝作短行。
    不禱自安緣壽骨,苦藏難沒是詩名。
    淺斟杯酒紅生頰,細琢歌詞穩稱聲。

    869 《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 遁軒》 宋·蘇軾

    冠蓋相望起隱淪,先生那得老江村。
    古來真遁何曾遁,笑殺逾垣與閉門。

    870 《觀子玉郎中草圣》 宋·蘇軾

    柳侯運筆如電閃,子云寒悴羊欣儉。
    百斛明珠便可扛,此書非我誰能雙。

    871 《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 逸堂》 宋·蘇軾

    新第誰來作并鄰,舊官寧復憶星辰。
    請君置酒吾當賀,知向江湖拜散人。

    872 《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 宋·蘇軾

    麥穗人許長,谷苗牛可沒。
    天公獨何意,忍使蝗蟲發。
    驅攘著令典,農事安可忽。
    我仆既胼胝,我馬亦款矻。

    873 《趙郎中往莒縣逾月而歸復以一壺遺之仍用元韻》 宋·蘇軾

    東鄰主人游不歸,悲歌夜夜聞舂相。
    門前人鬧馬嘶急,一家喜氣如春釀。
    王事何曾怨獨賢,室人豈忍交謫謗。
    大兒踉蹡越門限,小兒咿啞語繡帳。
    定教舞袖掣伊涼,更想夜庖鳴甕盎。
    題詩送酒君勿誚,免使退之嘲一餉。

    874 《和趙郎中見戲二首》 宋·蘇軾

    我擊藤床君唱歌,明年六十奈君何。
    醉顛只要裝風景,莫向人前自洗磨。

    875 《葛郎中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卷卷繐帷輕,空堂晝哭聲。
    衣冠遺故物,杯案若平生。
    白馬有悲送,赤車非古行。
    低徊九原日,光景在銘旌。

    876 《葛郎中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蠻荊長往地,湖海獨歸時。
    旅櫬蛟龍護,銘旌雁鶩隨。
    此生要有盡,何物告無期。
    一片幽堂石,公知我不欺。

    877 《題朱郎中白都莊》 宋·王安石

    蕭灑桐廬守,滄洲寄一廛。
    山光隔釣岸,江氣雜炊煙。
    藜杖聽鳴櫓,籃輿看種田。
    明時須共理,此興在他年。

    878 《再至京口寄漕使曹郎中》 宋·王安石

    漂流曾落此江邊,憶與詩翁賦浩然。
    鄉國去身猶萬里,驛亭分首已三年。
    北城紅出高枝靚,南浦青回老樹圓。
    還似昔時風露好,只疑談笑在君前。

    879 《送王郎中知江陰》 宋·王安石

    持歸霄漢青綾被,去看吳都白馬潮。
    疊鼓渡江寒浪伏,鳴鐃入境野云飄。
    魚穿楊柳夸鯨膾,人采芙蓉學細腰。
    家有三槐為太守,弟兄誰似李文饒。

    880 《寄張先郎中》 宋·王安石

    留連山水住多時,年比馮唐未覺衰。
    篝火尚能書細字,郵筩還肯寄新詩。
    胡床月下知誰對,蠻榼花前想自隨。
    投老主恩聊欲報,每瞻高躅恨歸遲。

    * 關于郎中的詩詞 描寫郎中的詩詞 帶有郎中的詩詞 包含郎中的古詩詞(13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