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風深山野馬生龍駒,又不見荒林老鷹鳩作雛。男兒似種世所少,俞郎三世成清儒。祗今道路滿塵土,大袖已覺妨奔趨。提攜逐食何足羨,羨子有策寧親軀。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公居幽絕誰能紀,欲到應須勞屐齒。從官出入路縈紆,況今又去藩龍舒。人在天南居在北,鄉心千里云山碧。山庭不用勒移文,時樂中和歸未得。
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女子宮怨
客里傷春淺。問今年梅蕊,因甚化工不管。陌上芳塵行處滿。可計天涯近遠。
古詩三百首春天哲理思鄉
蕭郎歸也,又燒燈時節。白馬重嘶畫橋雪。早青綾幛外,含笑相迎,花枝好繡上春衫誰襭。十三行小字,寫與臨摹,幾日看來便無別。
莫管聲名草木知,人生待促是何時。興纏盡處須回棹,涂到迷時漫泣岐。老我昨非今似是,笑渠小黠大還癡。山林晚中多乖味,不怪商顏只茹芝。
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欹危。幽并深又厚,江浙清且奇。武林頗英秀,川匯仍山卑。應接殫天巧,類非人力為。
平生不省問田園,白首忘懷道更尊。已上印書通北闕,稍留冠蓋餞東門。馮唐老有為郎戀,疏廣終無任子恩。今日榮歸人所羨,兩兒腰綬擁高軒。
謾郎活計拙於鳩。閑中又過秋。枕書眠了卻登樓。貧來頗自由。書咄咄,賦休休。西窗晚更幽。詩家貧殺也風流。家人不用愁。
別郎容易見郎難。千山復萬山。楊花簾幕晚風間。愁眉澹澹山。光祿塞,雁門關。望夫元有山。當時只合鎖雕鞍。山頭不放山。
戌滿歸來薇亦剛,策名不覺十年彊。素無沂國三場志,曾有西山一瓣香。晁董未能免科舉,孔顏方可語行藏。要為天下奇男子,寧論區區國與鄉。
南宮仙客欲歸休,更領銅符越絕州。郎位雖嗟三不遇,友聲偏喜兩相求。朝端引籍辭群鷺,天外忘機信白鷗。行矣松喬君自愛,虛名官職壓人頭。
圭蓽逸民宅,羊鶉處士衣。人才于古有,天命與時違。初不厭肥遁,終何辭大歸。初張兩題目,君自一其機。
傾酒向漣漪,乘流東去時。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關人。
選得閑坊住,秋來草樹肥。風前卷筒簟,雨里脫荷衣。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藥歸。非因入朝省,過此出門稀。
圣代元和歲,閑居渭水陽。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時康。朝野分倫序,賢愚定否臧。重文疏卜式,尚少棄馮唐。
傾酒向漣漪,乘流欲去時。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鄉人。
翠栝東南美,近生神岳陰。惜哉不可致,霜根絡云岑。仙風振高標,香實隕平林。偶隨樗櫟生,不為樵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