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邦民的詩詞(318首)

    81 《封建論》 唐·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論述政治

    82 《度關山》 魏晉·曹操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83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84 《奉陪安守登膴原觀》 宋·沈與求

    江南多佳山,駢首闖城郭。
    緬懷在坦夷,要使一見廓。
    邦侯王事馀,幽致到丘壑。
    散策占城陰,含睇及民瘼。

    85 《土兵行》 明·李夢陽

    豫章城樓饑啄烏,黃狐跳踉追赤狐。
    北風北來江怒涌,土兵攫人人叫呼。
    城外之民徙城內,塵埃不見章江途。
    花裙蠻奴逐婦女,白奪釵環換酒沽。

    86 《皇雅十首·《耆武》三章》 宋·尹洙

    帝嗟汙邦,久罹于兵。
    或暴下以征,或敷虐以刑。
    予命中典,協于圖經。
    民服德音,室家以寧。

    87 《皇雅十首·《西師》六章》 宋·尹洙

    帝曰將臣,予嘉乃庸。
    廢命毒民,爾弗有終。
    邦典用疑,惟罪惟功。
    靡殛而削,協于厥中。

    88 《鄉校頌》 宋·陸淞

    維校在鄉,示民有防。
    入孝出悌,為忠為良,斯邦家之光。

    89 《侍郎李公挽詞二首》 宋·黃定

    吏績今無匹,邦人合去思。
    筑堤防水患,振廩粒民饑。
    歷歷新安戒,洋洋近古詩。
    經綸曾未究,空有典刑遺。

    90 《壽宗室》 宋·吳勢卿

    海珠吐月海水紅,翠竹巖近蓬萊宮。
    晨游東華天帝所,望舒前導參豐隆。
    帝曰炎圖億萬載,往哉汝諧盤石宗。
    授之虹玉金斗印,一佛出世群仙從。

    91 《送郡守張宗丞》 宋·蕭元之

    淚落鄉邦事,民痍久未瘳。
    官收隨畝券,人上運糧舟。
    寇起征方急,年饑糴未休。
    更聞來取楮,何以應需求。

    92 《挽趙浪淳三首》 宋·陳存

    忠定扶神鼎,安邦不顧身。
    曾孫能致命,屬籍豈無人。
    歸骨番江上,招魂霅水濱。
    死生均此念,老病泣遺民。

    93 《送館主朝憲使之淮西四十韻》 明·張以寧

    宇宙開昌運,山川產藎臣。
    周邦多士貴,魯國一儒真。
    江海襟無際,風雷筆有神。
    淵涵珠皎潔,山立玉嶙峋。

    94 《酸棗令劉熊碑詩》 兩漢·蔡邕

    猗歟明哲。
    秉道之樞。
    養□之福。
    匪德之隅。

    95 《享神辭》 宋·陸壑

    山兮如慕,水兮如訴,問故宮兮莽何許。
    有翼其宇,有百其堵,中冕旒兮冠佩以序。
    邦伯維主,酒醴維醹,我民兮白毋沴我土。

    96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97 《防風氏廟》 宋·陳必復

    一去歸期不復聞,故鄉目斷會稽云。
    烏江空墮將軍淚,蜀國曾招望帝魂。
    兩壁衣冠存古貌,千年城郭說邦君。
    遺民尚指專畫骨,老樹槎牙枕廟門。

    98 《讀張文潛黃魯真中興頌有作》 宋·陳長方

    文皇光明大式圍,招來群策常低眉。
    恩流動植到肌骨,民心與作邦家基。
    歲月日逝閱天寶,樁撞家居恣纖兒。
    婦后一日投三子,內間更納壽王妃。

    99 《流化亭》 宋·陳有聲

    惟圣觀化,自源而流。
    惟吏觀化,自邑而州。
    圣念於民,吏職其憂。
    民壅於化,則吏之尤。

    100 《和陽秀才惠詩七絕》 宋·杜范

    事已垂成慮正長,民風安得反醇龐。
    交征上下方旁午,何以為謀淑此邦。

    * 關于邦民的詩詞 描寫邦民的詩詞 帶有邦民的詩詞 包含邦民的古詩詞(3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