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日以明,秋風日以清。秋今且云暮,而我遄東征。雖云別寓邦,且復遵故程。久結山水念,況關朋友情。
蔣侯家荊溪,胸次飽空闊。一官寄楚尾,常病登眺窄。有酒無地把,況助詩句活。規模作危亭,更為思親設。
憶昔琴堂宴士時,至今人誦壯行詩。政緣勇氣填然躍。遂竊科名副所期。鄉橐摛詞光吐鳳,邦侯瑑美穩蟋螭。乞留片石棠陰下,要寫春風德政碑。
昔誦中壘傳,首揭賢明號。邦國系污隆,匪獨承家要。敻哉成周盛,致治極胎教。昏風論世族,舊典久不耀。
剪商肇基跡,傳季思逮圣。兄弟逃荊蠻,讓德一何盛。千家聿來從,勾吳始開境。遙遙至裔孫,欲大心逾騁。
我思買蜀山,附田小崢嶸。家本冰氏子,室無孔方兄。為郡非其樂,強顏聊此行。四夷幸兵休,萬邦喜時平。
羅人工詞賦,作者司馬揚。其聲中律呂,今有房中章。顧嘗評筆力,蓋可補詩亡。追思每嘆息,浩歌徒慨慷。
通義固多賢,我昔守此邦。不肯入城府,私獨敬老龐。今誰念我去,帳空列麾幢。感子能遠來,香醪發春缸。
漁樵生長子陵州,偶為城市逍遙游。相逢欲話平生事,以手加額頻點頭。自言家世居村落,頗厭吾邦風土惡。大饑小歉偶一遭,棄擲鋤耰弄刀槊。
使君千騎出重城,對鏡心閒似水清。豈但邦人安善政,波間鷗鳥亦無驚。
青山含遠意,白云弄奇姿。喚客早歸來,一洗塵土衣。巖壑定誰伍,泉清竹漪漪。危邦固難入,賢哲多遁肥。
此君胸固有虛室,六氣薰酣無不適,所稟寧非道之質。此君貌固能圓機,四季變更無不宜,所立寧非圣之時。
中丞秉鉞賦東征,鴨綠秋潮飲馬行。十致半鐘遼海粟,百無一練越營兵。邦傳箕子期恢復,亂比公孫待削平。若說屯田能卻敵,向來方略在金城。
伯兮朅[1]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閨怨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
詩經詠史懷古贊頌
崧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于蕃。
詩經贊頌
載芟載柞,其耕澤澤。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亞侯旅,侯彊侯以。有嗿其馌,思媚其婦,有依其士。
詩經祭祀樂歌
賢相稱邦杰,清流舉代推。公才掩諸夏,文體變當時。賓吊翻成鶴,人亡惜喻龜。洛陽今紙貴,猶寫太沖詞。
春天寫景抒情組詩
遠游躋劍閣,長想屬天臺。萬里隔三載,此邦余重來。音容曠不睹,夢寐殊悠哉。邊郡饒藉藉,晚庭正回回。
宋詞三百首婉約愛情離別相思
虎嘯山城晚,猿鳴江樹秋。紅林架落照,青峽送歸流。歸流赴淮海,征帆下揚州。族父江陽令,盛業繼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