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那看的詩詞(923首)
402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五月五日天中節,百草頭上看生殺。
甘草黃連自苦甜,人參附子分寒熱。
薰蕕難昧雙垂爪,滋味那瞞初偃月。
圓明了知心念閒,摩訶迦葉能分別。
406
《次韻良佐歇心歌三首》 宋·陶夢桂
鳥窠看了看蜂窠,才上坡來又下坡。
松竹徑中逢野老,芰荷香里唱漁歌。
歸來不見香風改,老去何愁明月多。
況有句文供佈施,僧來也喚作檀那。
408
《游石門》 宋·王度
石門深鎖氣何雄,那得群仙採藥蹤。
列嶂時時看過鳥,懸崖歷歷長游龍。
一書未學嵇中散,十日聊陪邴曼容。
擬向錦屏題姓字,簫臺端的是元功。
409
《麻姑壇》 宋·王文卿
漉酒巾籠五岳冠,懶攜琴鶴上朝端。
丹房晝睡煙霞暖,紫府夜歸星斗寒。
詩就幾教山鬼泣,劍靈那許俗人看。
麻姑報道桑田變,一曲仙棋尚未殘。
410
《春雪后寄范長民》 宋·吳可
回首長安淚滿衣,東風如舊鬢成絲。
扶持衰病元無術,感嘆飄零漫有詩。
那信夢魂隨北雁,忍看霜雪滿南枝。
幽居只合從公等,自笑年來見事遲。
411
《探梅》 宋·吳可
探春逼殘歲,幽香度寒原。
欲看枝橫水,會待月掛村。
誰憐槁木中,妙有春風根。
孤芳自一丘,不受煙霧昏。
飽霜分疏瘦,下笑浪蕊繁。
喜無蜂蝶知,那與桃李言。
要當碧云暮,殷勤賦離魂。
413
《齊山圖》 宋·吳中復
當時齊映為州日,從此山因姓得名。
卻自牧之賦詩后,每逢秋至菊含情。
行尋古洞諸峰峭,坐看寒溪數曲清。
夢到亦須塵慮息,那堪圖畫入神京。
414
《和洪容齋鎖院作》 宋·蕭黯
文章萬言抵杯水,世上虛名徒爾耳。
我常自笑一生癡,那更將癡笑群了。
大屋沈沈馀百年,到今所閱知幾士。
看渠得失自偶然,其間悲喜從何起。
415
《和李士舉過仙都徐氏山居》 宋·謝伋
{上竹下場}節光華遠,軺車那得閑。
咨詢元自急,省斂亦相關。
去住存高詠,晴陰對好山。
深慚縻郡紱,仙境不同攀。
繞耄倪扶杖小童閑,繞舍清溪碧水環。
爭看赤帷仍避傳,靜無桴鼓愛青山。
416
《挽薛艮齋二首》 宋·徐嘉言
宦游將適鄭公鄉,眾說膺門氣味長。
欲效然明略陳語,那知叔向罷登堂。
毗壇不試新分竹,霅水空瞻舊茇棠。
天不憖遺何太早,忍看埋玉向高岡。
417
《劉磐幕》 宋·許元信
山懸翠幙幾千丈,我疑山頂即天上。
捫蘿躡蹬到山巔,猶如平地上青天。
始知天高應無極,幕阜蒼蒼一卷石。
洞庭八百古所傳,對此遙看一鏡圓。
當此再上三千丈,那知天下有山川。
418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419
《賦洞霄宮隱居十年后》 宋·葉林
瓊館高居勢復完,煙重翠疊幾峰巒。
山從舞鳳由來遠,洞隔投龍欲去難。
處處有泉那用汲,巖巖維石宛如磐。
品題今古知多少,閒把唐僧五字看。
420
《隔竹》 宋·葉夢鼎
隔竹斜陽喚小舟,寥寥天柱訪仙游。
風聲樹杪疑笙鶴,云氣峰頭見翠虬。
凡骨面巖那可蛻,塵容鏡水只包羞。
幾時肝膽無羈靮,臥看中天素月流。
* 關于那看的詩詞 描寫那看的詩詞 帶有那看的詩詞 包含那看的古詩詞(9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