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那每的詩詞(186首)
61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63
《沁園春 寄詢講主》 元·謝應芳
每憶巖房,端石玄云,宣毫紫霜。
想筆端風雨,不時蕭颯,胸中淵海,無底潢洋。
楓落寒江,草生春夢,欲說天機話甚長。
知音者,有真能入室,好與連床。
64
《沁園春 寄詢講主》 元·謝應芳
每憶巖房,端石玄云,宣毫紫霜。
想筆端風雨,不時蕭颯,胸中淵海,無底潢洋。
楓落寒江,草生春夢,欲說天機話甚長。
知音者,有真能入室,好與連床。
65
《哀魏方泉》 宋·武衍
每見中吳士,多稱太守賢。
一毫無暴政,千里樂豐年。
心醉西樓月,身飛北闕天。
那知人事異,夢絕柳橋邊。
67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68
《題資福院平綠軒》 宋·江表祖
碧瓦丹棱轉盼成,一亭聊復寄閑情。
人如水墨畫中立,山向蕪盡處山橫。
舟入柳陰沖鷺去,檐依波面蔭魚行。
題詩每愧臨流意,吟苦那知白發生。
70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71
《齊山圖》 宋·吳中復
當時齊映為州日,從此山因姓得名。
卻自牧之賦詩后,每逢秋至菊含情。
行尋古洞諸峰峭,坐看寒溪數曲清。
夢到亦須塵慮息,那堪圖畫入神京。
72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73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74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79
《題云林畫》 明·王行
每看新圖憶舊游,遠情閑景共悠悠。
亂鴻沙渚煙中夕,黃葉江村雨外秋。
亂后得安翻訝夢,醉來因感卻生愁。
那能便結滄洲伴,重向煙波覓釣舟。
* 關于那每的詩詞 描寫那每的詩詞 帶有那每的詩詞 包含那每的古詩詞(1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