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邑落的詩詞(296首)
123
《驀山溪》 宋·毛滂
自吳興刺史府與五縣令舍,無得與東堂爭廣麗者。
去年仆來,見其突兀出翳薈間,而菌生梁上,鼠走戶內,東西兩便室,蛛網黏塵,蒙絡窗戶。
守舍者云:前大夫憂民勞苦,眠飯于簿書獄訟間。
是堂也,蓋無有大夫履聲,姑以為田廩耳。
131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132
《瘞旅文》 明·王守仁
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
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
明早,遣人覘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來,云:“一老人死坡下,傍兩人哭之哀。
136
《胠篋》 先秦·莊周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
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圣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闔四竟之內,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曲者,曷嘗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
139
《黃鶴樓記》 唐·閻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
《圖經》云:“費祎登仙,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
”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
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 關于邑落的詩詞 描寫邑落的詩詞 帶有邑落的詩詞 包含邑落的古詩詞(2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