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避青的詩詞(572首)

    381 《次韻子夷兄弟十首》 宋·張耒

    昔有獨醒士,絕口避醁醽。
    折楊得眾笑,無地至秦青。
    周詩念忠嘉,所貴食野蘋。
    良時不可再,佳人難合并。

    382 《寄楊應之》 宋·張耒

    應之蹉跎三十九,猶著青衫困塵垢。
    高才逸氣老益奇,我每事之安敢友。
    逢時則駕子何患,有才未用誰之丑。
    暴得從來失常速,徐驅未用鞭其后。

    383 《歲晚有感》 宋·張耒

    疏梅點點柳毿毿,殘臘新春氣候參。
    天靜秋鴻來塞北,云收片月出江南。
    青霄雨露將回律,白首江湖尚避讒。
    未信斯途無倚伏,有時清鏡理朝鬖。

    384 《暇日六詠其六{槐庭}》 宋·張耒

    清陰滿我庭,蒼蒼六槐老。
    野性苦避人,青苔不須掃。

    385 《耒將之臨淮旅泊泗上屬病作迎候上官不敢求告》 宋·張耒

    謀身不解免飄蓬,零落孤舟西復東。
    雙鬢雖青應早白,病顏更醉不成紅。
    崎嶇避俗人難合,憔悴多愁疾易攻。
    莼菜碧鱸秋正美,步兵終欲向江東。

    386 《和答劉中叟殿院》 宋·黃庭堅

    平生劉宗正,聞有湖海氣。
    黃石與兵書,雷震鎖胸次。
    跨馬開武溪,韔弓作文吏。
    守祧仁九族,瑑玉詔萬世。

    387 《觀秘閣蘇子美題壁及中人張侯家墨跡十九紙率》 宋·黃庭堅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
    蘇郎如虎豹,孤嘯翰墨場。
    風流映海岱,俊鋒不可當。
    學書窺法窟,當代見崔張。

    388 《送李德素歸舒城》 宋·黃庭堅

    僧夏莫問途,麥秋宜煮餅。
    北寺旬休歸,長廊六月冷。
    簟翻寒江浪,茶破蒼璧影。
    李侯為我來,遽以歸期請。

    389 《感懷》 元·王冕

    風花片片減芳春,轉首關河氣象新。
    有志誰能口避老,無憂何必去除貧。
    開樓且喜青山近,釣水多從白鳥親。
    聞說長安金紫貴,不奔風雨即紅塵。

    390 《云麓漁舟圖》 元·王冕

    大山小山無寸青,長江萬里如月明。
    楚天不盡鳥飛絕,老樹欲動風無聲。
    何人方舟順流下?草衣箬笠俱瀟灑。
    蓬舟有兒能讀書,不是尋常釣魚者。

    391 《景仁將歸潁昌輒為詩二十韻紀贈》 宋·司馬光

    秀發西南美,挺生河策靈。
    雕龍蔚文采,老鶴瑩儀形。
    落筆高時雋,飛緌侍帝庭。
    英聲軼云漢,遠勢擊滄溟。

    392 《今古路行》 宋·司馬光

    出門道路多,縱橫不我測。
    我今欲遠行,須問曾行客。
    徐徐逢路人,咨問青松側。
    客曰君何往,答曰游京邑。

    393 《同舍會飲金明沼上書事》 宋·司馬光

    日華駘蕩金明春,波光凈綠生魚鱗。
    煙深草青游人少,道路苦無車馬塵。
    石渠諸君職事簡,載酒擷花車花晚。
    浮舟逐勝任所之,箕踞狂歌扣舷板。

    394 《送呂夏卿》 宋·歐陽修

    始吾尚幼學弄筆,群兒爭誦公初文。
    嗟我今年已白發,公初相見猶埃塵。
    傳家尚喜有二子,始知靈珠出淮濱。
    去年束書來上國,欲以文字驚眾人。

    395 《游龍門分題十五首·伊川泛舟》 宋·歐陽修

    春雞漸生溜,演漾回舟小。
    沙禽獨避人,飛去青林杪。

    396 《田園樂》 宋·賀鑄

    昔我未去國,幽棲淇上村。
    分辭俠少事,喜與農老言。
    農老孰追從,四鄰皆世婚。
    機中工織婦,籍上成丁孫。

    397 《寄李趙二友生》 宋·賀鑄

    東風掠地百草青,顛毛余幾今星星。
    長年嬰疾斷還往,無處避愁徒醉醒。
    聯馬尋芳狹斜道,銜舟待月滄浪亭。
    遙輸此興二公子,漲海未應沈一萍。

    398 《烏江廣圣寺虛樂亭》 宋·賀鑄

    避雨孤篷泊柳陰,潮回溪曲稻花深。
    有時白鷺窺魚下,竟日青蛙伴我吟。
    酒敵無人情落漠,云鄉何處老侵尋。
    誅茅擬卜終焉計,不為清風暫解襟。

    399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范仲淹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空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青玉壺。

    400 《山閣偶書》 宋·林逋

    繞舍青山看未足,故穿林表架危軒。
    但將松籟延佳客,常帶嵐霏認遠村。
    吳榜自能凌晚汰,湘累何苦屬芳蓀。
    余生多病期怡養,聊此棲遲一避喧。

    * 關于避青的詩詞 描寫避青的詩詞 帶有避青的詩詞 包含避青的古詩詞(572首)
    chengrenyouxi